專欄 畢明
熱門文章
畢明
Finer Life
ADVERTISEMENT

畢明專欄:記憶什麼味道,都可化成營養

14.03.2019
圖片由作者提供
%e7%95%a2%e6%98%8e2

我經常記着,忘記是一種殘忍。

所以「兩鬢斑白都可認得你」,才是真正情深。記得,有珍惜、擁有、保留、存在的意味,就算是過去了的、不再的,能記得,好像就沒有完全失去。

《東邪西毒》有這對白:「當你不可以再擁有的時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讓自己不要忘記。」

遺忘和記憶,天天在打仗,你爭我奪。

時間,好像偏幫遺忘,是奸的。

於是任何替回憶說話,抓緊從指縫溜走的點滴的,我都喜歡。

%e7%95%a2%e6%98%8e2

何況這是Robert Lepage?今年香港藝術節,有他的自傳式創作劇場《887》。是一次記憶旅程,他帶觀眾一起漫步他的memory lane,從兒時起步。擅長糅合科技、影像、跨媒體的舞台大師,再一次技驚四座,”Thought-provoking”一字顯得多麼渺小。

還記得887是他童年家裏的門牌,還留住左鄰右里的神態,多湮遠的事,永誌刻骨。他慨嘆偏偏現在,連最貼身的自家電話號碼都記不住了。

科技,好像和遺忘串謀,也是奸的。

%e7%95%a2%e6%98%8e1

舞台上一棟迷你小公寓,三層樓六個單位,比人高一點,呈現了他的故居。說爸爸,說家居、說鄰居、說街道、說報紙上的新聞,說電視裏的大事,還有法國總統爭議性的《自由魁北克萬歲!》之演說,和魁北克獨立運動。回憶還是暖的,童年卻仍帶痛。

他的身世,從1759年著名的Battle of Quebec說起,英法大戰這一役,改變了加拿大及魁北克的歷史,改變了無數魁北克人的幾代人生。環境所迫,爸爸輟學做童工,長大後做了海軍,再揸的士養家。國,徹底影響了家。

台上的小公寓,每一戶都有細節影像,重播當年那段記憶的日常。陳太如何、李生怎樣,觀眾和他一起再經歷、也見證了這許多細節、人物、思緒、感受。

“The worst part of holding the memories is not the pain. It’s the loneliness of it. Memories need to be shared”──Lois Lowry在《The Giver》說的永沒錯。

這一刻,我想,原來全世界也是一樣的。歷史遺留太多問題,父母總有遺憾,童年不解悸動,成長主修陣痛,身份充滿危機,政治命犯厚黑。

台上的場景在手一推一轉,轉入了另一時空,回到了現在,是他的一室書架。某本書放在書架那裏怎去記?記憶在那裏總記得。王爾德說每個人都身懷一本日記,叫回憶。

Lepage在台上接過一車大紙盒,是一盒盒回憶。打開,包括親戚的豪宅,充滿華美閃亮聖誕佈置的大屋,是迷你模型仿真版。他即場把物品一一拍入鏡頭,像睇樓,投射給大家在大屏幕上看細節。那模型,是他記憶的實物重塑,我們如走進了他的腦袋,如愛麗絲進入了仙境,如訪客走進了《Eternal sunshine on a spotless mind》,到此一遊。

如此,我便記得了他的記得,分享了他的記憶。Benjamin Franklin早明此道:”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我learn了他的過去,到永遠。

在一切眩目的舞台裝置、科技運用、影像精妙當中,他終極的記憶核心,是社會的不公。成績優異,他卻考不上著名私校,因為他爸爸是的士司機,被認定交不出昂貴學費。幾十年後,他發現社會如昔,不公如舊,唸出了很難記的、Michele Lalonde的詩篇《Speak White》:

“Speak white
It sounds so good when you
Speak of Paradise Lost…
Speak white
Tell us again about Freedom and Democracy
We know that liberty is a black word
Just as poverty is black…”

剖開白人堂皇的高尚,偽善的優越,社會的真相。

驚濤裂岸,風雷貫耳。

Speak White,其實是「坦白說」。這,才是要好好記得的。

圖片由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