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童軍大露營|突尼斯】我們為甚麼需要童軍 服務隊Dhafer談生命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遇見香港、突尼斯、烏克蘭…… 從世界童軍大露營看天災人禍

【世界童軍大露營|突尼斯】我們為甚麼需要童軍 服務隊Dhafer談生命

13.10.2023
黃家邦、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e5%9c%96%e8%bc%af_1200x800-ada-%e7%9a%84%e8%a4%87%e6%9c%ac-13

在大露營裏,第一個跟我展開長對話的人,是他。來自突尼斯的Dhafer Temini,今屆是繼上一次美國大露營後,第二次參與大露營,這次他以國際服務隊的身份來,在傳媒聯絡隊伍工作,第一天就由他帶着我到大露營內逛了一個圈。在陌生地首天已被告知諸多限制下,看着眼前這名滔滔不絕、身形高大魁梧卻帶和善氣場的叔叔,我和攝影師心有靈犀地在步行數分鐘後,決定他就是我們這次採訪的第一個受訪者。

訪談之初,Dhafer只是不斷重複「童軍是他的生命」,逛圈後坐下來正式訪問也一樣,答不出具體事例。到了第二天,Dhafer又領了我們進去訪問另一堆童軍。這一天,我終於明白,童軍對於他的意義。

家長不信任政府 更信任童軍

五十二歲的Dhafer Temini,八歲開始參加童軍,他母親不太認識童軍,只是認識些童軍領袖,認為當童軍會成為一個好人,便讓他參加。小時候,Dhafer喜歡到處跑,喜歡寫作,他想周遊列國,認識多一點世界。他曾有一個夢想,想當一名外交官。他說就是喜歡跟人溝通。

大學畢業後,他在一間法國汽車製造商的傳訊部任職。九年前,他開始在突尼斯童軍總會任受薪職員,擔任傳訊經理,Dhafer說希望在這崗位貢獻更多,此前他自成年後一直以領袖身份在總部協助舉辦不同國內外活動。

四年前美國大露營,Dhafer在活動部門服務,他通曉阿拉伯語及法語,協助美國太空總署舉行活動。從中,啟發了他其實可以多走一步。他後來更與美國總領事館合作舉辦反恐教育營。Dhafer說,現時不少突尼斯青年前往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等地做恐怖分子,兩年前他們舉辦教育營,向七至三十五歲的青年講解有關恐怖主義帶來的禍害,希望阻止更多青年加入恐怖組織。

 

二◯二一年,美國政府發表報告指,儘管突尼斯國內策劃恐怖襲擊的情況減少,但受鄰國利比亞的持續不穩定狀況影響,加劇發生恐怖主義活動的風險,突尼斯政府仍將反恐活動設於風險首位。

根據世界銀行資料,突尼斯正在進行重要的政治改革,但政制體制內的民主程度及經濟狀況未能配合。二◯一一年至二○一九年,突尼斯經濟增長放緩,國民生產總值平均下跌1.7%,新冠疫情爆發,當地經濟雪上加霜。

Dhafer指,突尼斯經濟不景,國內問題叢生,民眾不相信政府,但他們相信童軍,家長都送孩子參加童軍。不少老師小時候曾參加童軍,更在青年時考獲童軍內最高級別的獎章,他們將童軍內的小隊制度,並且以考取獎章作鼓勵,帶進突尼斯校園。「這就是童軍在突尼斯的力量,過去更有超過六名首相年幼時曾任童軍。從前國家並不支持童軍,但漸漸有了改變。」Dhafer說。

上屆美國大露營後,Dhafer得到啟發,後來更與美國總領事館合作舉辦反恐教育營。這個章是反恐教育營的紀念章。
上屆美國大露營後,Dhafer得到啟發,後來更與美國總領事館合作舉辦反恐教育營。這個章是反恐教育營的紀念章。

在最壞的情況學會最好的事

是次大露營「多災多難」,想法多多的Dhafer說,也許他能在突尼斯增設一個「危機處理」獎章,教育青年氣候變化的影響,並且該如何應變,就好像大會最後能順利安排全部人妥善撤離。「大露營裏,每個國家都在克服困難,讓大家能在一個更好的環境下繼續進行。我們一直在最壞的情況學會最好的事。」

參加是次大露營,Dhafer需付約1800歐元(約近15000港元),相當於他三個月的薪金。Dhafer指,突尼斯人平均月入為300歐元(約2400港元)。(編按:如前述,世界童軍組織考慮各成員國的經濟負擔能力,收取不同費用。香港與英美為類別D,突尼斯為類別B。)

對於為了大露營,付出三個月月薪,Dhafer說值得,因為他有機會再一次見識各國如何舉辦活動,這些對他而言屬瑰寶。Dhafer說,大露營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有得着,在傳媒聯絡隊他認識更多有關對外聯絡事宜,在不同活動中,他更會從中觀察多樣的活動表達形式,好讓突尼斯的活動能持續舉辦新穎童軍活動。他說幸好獲太太和一對分別十五歲和十一歲的兒女支持,十五歲的女兒亦有參加是次大露營。

「由始至終,童軍就是讓你成為一個好人。」Dhafer說。

上屆美國大露營後,Dhafer得到啟發,後來更與美國總領事館合作舉辦反恐教育營。這個章是反恐教育營的紀念章。
是次大露營,有數十突尼斯童軍出席。
編輯推薦
黃家邦、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遇見香港、突尼斯、烏克蘭…… 從世界童軍大露營看天災人禍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