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種】紅米從香港土地上消失 僅存基圍步向夕陽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農業

【香港有種】紅米從香港土地上消失 僅存基圍步向夕陽

cover2

除了蔬菜品種消失,香港曾經生產的紅米、當年與紅米共生的基圍蝦,也都絕迹了。現時香港市面的「基圍蝦」大部分是內地出品,而且多用飼料養殖。米埔自然保護區的基圍, 是香港唯一能找到正宗基圍蝦的「示範單位」。就連當初取代基圍蝦而興盛一時的淡水漁業,也都走向夕陽。

蝦苗會以紅樹林的枯枝及 落葉等有機物為食糧,毋 須為蝦苗提供飼料,可謂 「天生天養」。
蝦苗會以紅樹林的枯枝及落葉等有機物為食糧,毋須為蝦苗提供飼料,可謂「天生天養」。

初夏,進入基圍蝦收成期了。

天一黑,蝦羣變得活躍。

潮退的夜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香港分會米埔助理野外主任陳啟光先在水閘閘口設網,然後一片片取下閘板。水閘一開,因着這一米多的落差,基圍內的水嘩嘩奔湧到海灣去。

天快黑了,陳啟光在閘門先設好捕捉蝦網。
天快黑了,陳啟光在閘門先設好捕捉蝦網。

等待了一陣,見到網開始上下彈動了。「有蝦啦,有蝦了!」在場的人都興奮起來。蝦隨着水流被網捕獲了。

「利用潮汐漲退就得啦,唔使買蝦苗, 毋須餵養人工飼料餵蝦,吃紅樹落葉、浮游生物就可以了。」曾是漁民的標叔說。 米埔濕地曾是漁農業共生的好地方。

十五分鐘內,有兩公斤的魚蝦落網。本地基圍蝦身體圓潤,動作機敏。
十五分鐘內,有兩公斤的魚蝦落網。本地基圍蝦身體圓潤,動作機敏。

WWF香港分會環境保護經理(華南濕地) 文賢繼說,一千年前,第一批在后海灣定居的漁民已在元朗一帶填平沼澤用來耕 種。這些作業近百年來最為密集。有1,700 多公頃的沼澤地被填平用於耕作。

由於排水差,泥土鹽度高,居民種植一種耐鹽的水稻,稱為紅米。種植了幾年紅米後,當沼澤地變成零鹽度,才改種淡水稻。

基圍每個面積約為長一公 里,闊一百米。農曆正月 前後,漁民透過潮漲、控 制水閘把后海灣的蝦苗和 潮水引入基圍。
基圍每個面積約為長一公里,闊一百米。農曆正月前後,漁民透過潮漲、控 制水閘把后海灣的蝦苗和潮水引入基圍。

1940至1945年,米埔出現了第一個基圍。村民在「基圍」較深的地方設置水門,利用海水潮汐漲退來捕捉魚蝦,並且在較淺的地方種植水草,或在夏秋之間種一造鹹水稻。

六十至七十年代,不少農民的稻田和基圍都紛紛改建為魚塘,回不了頭。米埔自然保護區的基圍遂成為全港碩果僅存的基圍。

這種傳統的養蝦方式自二戰後隨中國移民帶來香 港,只需利用數塊木板來控制水閘的開關。
這種傳統的養蝦方式自二戰後隨中國移民帶來香港,只需利用數塊木板來控制水閘的開關。

「不過,后海灣是污染嚴重的海域,尤其是細菌及營養物含量。污染物多來自深圳河,威脅着米埔的基圍蝦養殖生產。 」 文賢繼說。

這個「示範單位」,也不知可維持多久。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農業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