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畢明
熱門文章
畢明
Finer Life
ADVERTISEMENT

唔准死

04.02.2021
圖片:法新社

如果說二〇二〇是被偷走的一年,不如說它是考驗求生靈變的一年。不能再用老方法生存。

巴黎著名的老書店Shakespeare and Company,疫中掙扎,在一次又一次封城、禁足旅客絕迹之中,低着頭反起衣領頂住雨打風吹,不倒。

I created this bookstore like a man would write a novel, building each room like a chapter, and I like people to open the door the way they open a book, a book that leads into a magic world in their imaginations. 

—George Whitman

承繼了父親George Whitman的書店,Sylvia Whitman終於給消費者發了一個題為”Hard Times”的電郵,請他們力所能及的,在其網上書店買本書吧,她會”especially grateful”的。

一九五一年,竟然在巴黎塞納河左岸聖母院附近,經營一間英文書專店,在法語地方專賣英文書,有性格有堅持,更是對英語文學、英文寫作過人的熱愛和尊敬。

Sylvia Whitman她老大不願意發出這求助電郵,因為書店從來是慷慨的那一位,寧施非受。書店其中一個傳世佳話,是讓未成名的作家、藝人、知識分子”drift in and out with the winds of chance”,在被書店免費留宿,交換條件是做三件事:每天讀一本書,在店中幫忙數小時,寫篇一頁的自傳。這些路過飛鴻就是著名的”Tumbleweed”(風滾草)。

電郵一出,原本銷售勁跌了七成的書店,單是首星期已獲得五千本書的訂單,比起平常的一百本,是震撼性感動。店主的頓悟是:「每個人跟書店和自己的記憶,都有屬於他們的私密關係,已經不止是書店本身的存亡了」,”Readers want to keep this alive”。

被這句說話轟了一下。對,鄧寇克式增援、救亡,用自己的大小方式支持,是希望一些事物不要死,存活下去。

這存活裏面,不止有書店/事物的生命,也養育像我們的過去、呼吸着我們在它們身上的感情和歷史,不死,便常生,更會成長,增值。Whitman將推出更多的新會員計劃,令書店可更健康強壯的活着。

香港有類似的書店嗎?沒有。如此深的文化底蘊、歷史,在文壇上的意義、地位,還有和作者讀者之互動,雷同的價值和人文胸懷,都沒有。

但現在沒有,將來可以有。只要這個城市有足夠的人想。

Bleak House Books會否是你?後來我才知道它的中文店名叫清明堂,以狄更斯名作為店名太易記又有意思了,某程度我視此書為「某種《紅樓夢》」,有套電影的對白是”after all how many times could you revisit Bleak House?”Dickens最長的作品之一,去年疫初,我從書架拿出這「磚」厚書,找到又重讀它的好機會了。

未去過這新蒲崗的獨立書店,可先上他們的網店。除了告訴你們,書店”specializes in new and used English language books”,更會發現他們的成員之職銜,分別是Co-Founder and Chief Bookworm No.1及No. 2,還有”assistant bookworm”,是否太可愛?

“Part bookshop, part community space”,書店讓人們可以從喘不過氣的高壓都市生活中,進去避難逃離回氣。從美國回來的人權律師有專業人士不做,回流父母的出生地,廣結書緣開的店。

據知,去年是Bleak House Books自二〇一七年開業以來,終首次錄得收支平衡,”Readers want to keep this alive”。香港人想什麼事物不死,記得不要懶,alive,是要用力keep的。

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