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思議事件|校園篇(三)】香港大學Vniversity傳説|港大舊生兼「鬼故」愛好者文鋒:都市傳説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認識一個地方歷史,可以由此開始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香港不思議事件

【香港不思議事件|校園篇(三)】香港大學Vniversity傳説|港大舊生兼「鬼故」愛好者文鋒:都市傳説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認識一個地方歷史,可以由此開始

wordpress

每個校園,都有屬於他們的獨特傳説。

這些傳聞,或許是從學兄學姐的口中得知,或許是某天在舊校報中讀到。看似陰森恐怖的故事,卻連結着不同年代的學生,為校園添上一道神秘色彩。「不思議事件」走訪香港不同校園,在課室和操場之間,尋回一些被遺忘的人與事。

香港大學,成立於一九一一年,是本港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見證着這個城市的百年變遷。不少經典校園鬼故,都是來自香港大學。港大舊生文鋒,在學期間創辦Instagram專頁HKU Story,專門記錄港大校園傳説。他說,這些故事,是留給自己的一份禮物,亦希望為母校留下另類歷史。

這次,他為我們説的故事,與港大一個神秘牌坊有關。

在港大東閘以東、位於英皇書院對面的出口,有個牌坊,上面用中文寫着「香港大學鄧志昂中文學院」,乍看平平無奇,跟一般出口無異。但若你走近細看,或許會發現,下面那行英文字,似乎有點不對勁

%e7%89%8c%e5%9d%8a-logo
香港大學鄧志昂中文學院牌坊,位於英皇書院對面。

香港大學的英文名稱「University of Hong Kong」,竟然被寫成「V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一間高等學府,怎麼連校名都會拼錯,背後是否另有故事?

文鋒說,有關傳聞如下:英皇書院在二戰時曾被日軍佔用,學校裏吊死了許多人,而「University」的「U」字太像吊頸的形狀,每每將「U」字放上去,都總會掉下來,某些人相信,這是因為冤魂含恨作祟;為了「平息」憤恨,校方只好妥協,選用「V」字代替云云。

破解神秘牌坊的V字謎團

故事言之鑿鑿,但其實,這座牌坊,早在一九三一年建成,日軍佔領香港,為一九四一年,已是十年之後的事。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資料,日佔時期的英皇書院,亦只是用作飼養軍用騾馬的馬廄,吊死人的傳言,或為後人杜撰。

牌坊建於一九三一年。(圖片取自香港大學校刊《Interflow交流》)
牌坊建於一九三一年。(圖片取自香港大學校刊《Interflow交流》)

不過,謎題依然未解開,為何「University」會被寫成「Vniversity」?

其實,早在一九八八年,港大校刊《交流Interflow》便以牌坊為題,刊登一篇文章,解釋為何會「犯下如此錯誤」。原來,將「U」刻成「V」是古羅馬雕刻的慣例,文章作者推測,用鑿刀雕刻「U」字底部的弧線,並不及雕刻「V」字那麼容易表達美感。

一九八八年,港大校刊《Interflow交流》曾以此入口處為題,解釋這個「錯誤」背後的故事。
一九八八年,港大校刊《Interflow交流》曾以此為題,解釋這個「錯誤」背後的故事。

及後至二〇〇七年,港大於官方網頁就此再作解釋,由於雕刻「V」字時,只需要直接雕刻兩條直線,比起「U」的弧形更容易,因此,古時候石匠便以「V」代「U」。港大補充,一九三一年興建鄧志昂樓的時候,為了致敬拉丁研究,增添學術尊嚴,才特意模仿古羅馬的雕刻方法。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根據《偉大的字母:從A到Z,字母表的輝煌歷史》(Letter Perfect: The Marvelous History of Our Alphabet From A to Z)一書,作者David Sacks指,在古羅馬時代,其實並沒有「V」這個輔音,只有「U」這個元音,而當時「U」的寫法,和今天的「V」一模一樣。

直到中世紀,「V」這個輔音開始出現,為了區分,人們便將「V」用在字首,「U」用於其他位置,即使如此,仍難免混淆,再到後來便完全分開成為兩種寫法。

「V字形作為字母U的首選字體,通行於世一千年,大約與從公元前500年直至公元500年…V字形的U在羅馬帝國的碑文中隨處可見…在中世紀的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中,已經出現了一個新的輔音V,中世紀的英國人和法國人,把V音視作字母U的輔音化發音,所以他們用與U形貌相同的字母來寫V,於是,V和U這兩種字形便可以互相使用。」

「兩種發音,兩個符號,卻不能一一對應,這種方式的不便之處,在十四和十五世紀的中古英語中開始突顯。一種力求整頓的傾向出現了,它主張將V用於詞首的書寫,U用於其他位置…U和V的各歸其類,始於十六世紀中葉的意大利印刷商。」

————《偉大的字母:從A到Z,字母表的輝煌歷史》(Letter Perfect: The Marvelous History of Our Alphabet From A to Z)

都市傳説有如歷史碎片  沒人撿起  便會失傳

文鋒覺得,之所以傳出Vniversity這個傳説,或許是因為以往的學生到校外吃宵夜,偶然發現這個牌坊的「可疑之處」,才傳出如此有趣的故事。他說,在港大讀書的幾年間,一直想向師兄師姐打聽更多校園傳説,可惜,他卻發現,許多故事已經失傳,甚至無人會再提起。

「沒有人講這些故事,那麼讓我來説吧。」自幼喜歡鬼故事的文鋒,一提起鬼故事便特別興奮,滔滔不絕地跟記者分享——跑馬地馬棚大火的冤魂、舊藍田邨彩龍大戰水妖、灣仔「猛鬼磚屋」南固臺、「撞邪勝地」新娘潭……

港大法律系畢業生文鋒,在畢業前創立Instagram專頁HKU Story,記錄港大怪談。
港大法律系畢業生文鋒,在畢業前創立Instagram專頁HKU Story,記錄港大怪談。

他相信,鬼故事其實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連結着一個地方的人。

「這些傳説,其實跟社區發展息息相關。」文鋒續道,「有時候,要了解一個地方,不一定要從史實開始。在這些微不足道的都市傳説裏,或許你會慢慢發掘到一些社區往事,甚或是關於整個香港的歷史故事。」

都市傳説所記載的事情,或許漸漸就會被人遺忘,若不再流傳這些故事,下一代便無從得知。「作為歷史的一部分,我想大家也不願看見,有些碎片在歷史的縫隙中流走。」他説道。

 

編輯推薦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香港不思議事件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