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與憤怒從何來?
這幾個月,大家都累了。我也自行滅了聲,情感太多太亂,反應不來更不想捲入唇槍舌戰泥漿混戰。刀槍無眼,而且現在「中立」已難聽過屎,未在前線搞清局面FC一下倒不如慳番啖氣。可是情緒悶在肚裏,剛翻看復修版《Do The Right Thing》才稍稍釋懷。電影今年三十周年,重看仍舊貼地,完全是香港的現況寫照。那時1989年,Spike Lee三十二歲,首部長電影以極低成本拍攝,一舉成名,成了經典之作。
那是紐約布魯克林一個黑人社區的一天。區內混雜不同族裔,有意大利、韓國、墨西哥人,Spike Lee飾演外賣仔,幫意大利pizza店打工,帶你穿梭幾條街,認識左鄰右舍。故事從一場又一場鬧劇發酵,結果演變成毆鬥,警察到場,一個黑人喪命,全民起哄圍堵薄餅店,餐廳就此燒燬。而三十年後香港,那團怒火吹得還要烈。
一)太熱:
電影靈感源自希治閣短劇系列《Shopping for Death》,緊湊的刑案講述炎熱天氣令人失去常理,滋生戾氣。導演將《Do The Right Thing》再推進,劇本以當時警察和黑人的衝突事件為藍本,視像再加上溫度,炮製第一身觸感。故事設定為紐約最熱的一天,Lee特地把畫面所有冷色剔除,橙橙紅紅的色調,隔住屏幕都覺火燙眩暈。初時以為因資金緊絀,家庭式山寨製作搞得鏡頭都東歪西倒,讓人看上去老是稍為失焦;看清楚才發現導演經常令視覺呈45度,就是要你一直處於失衡狀態,感受社區的無力與不滿。連月來的直播畫面,赤赤裸裸,日曬雨淋,槍林又彈雨,同樣令人難以冷靜聚焦,看清事態全貌。
戲內街坊熱到發瘋,邊緣社羣本已無錢無資源,還要食水短缺!累積的問題沒出路,訴求得不到回應,任何紓緩措施還是解不到鬱結。角色長期濕漉漉,食刨冰、爭雪糕、打爆街上水龍頭只能略略解困,人人借題發揮,什麼也投訴一番。香港熱就不在話下,樓市炒得太熱,民怨煲得太滾;今次五大訴求寸步不讓,半啖雪糕都不肯送,官逼民反,令暴力不斷升溫 。
二)太嘈:
據影迷統計,全部戲一百二十五分鐘,F word出現二百四十次以上,分分鐘都是口水戰。當資訊爆炸,噪音震耳欲聾,陰謀論假新聞蔓延,別人聽不見你的聲音叫人懊惱,更用力要歸邊找尋同溫層平衡心理。不同族羣嘈喧巴閉無時停,饒舌式控訴:「一身蒜臭的意大利佬,吃你的意粉薄餅」、「戴金鏈的黑猩猩,返非洲吃你的炸雞」、「學好英文先啦,矇豬韓國鄉巴佬!」理據呢?有理無理就找個硬道理,如反強權、爭取平權等,全天候硬tag萬能key,好讓大家無顧慮的,立於不敗的道德高地。我大聲因為你打壓我!你罵我是狗,我話你是曱甴,全都要攬炒,死全家連祖宗十八代!
亂局帶來預計不了的蝴蝶效應。戲中薄餅店老闆鐵漢柔情,愛護社區但嘴硬心軟。你騷擾他時亮出底線,多次舉起黃牌叫你不要越界不得要領,幾秒間失控。另一邊廂,收店時,老闆高興說句大家一家親,乾過杯,反而觸動了外賣仔,覺得自己明明是黑人才不是你家人。於是發生毆鬥,巴打意外喪命,他便發動火燒薄餅店,證明自己是手足讓心裏好過。Lee請來Public Enemy寫的《Fight The Power》亦是神來之筆,歌曲貫穿整部戲,琅琅上口催眠式的歌詞,似是不停提醒要起義,要不畏強權,催谷主動揮拳打低「異族」,令鬥爭一發不可收拾。
電影以兩位黑人領袖的金句作結─馬丁路德金與Malcom X ,一個和理非,一個勇武派,對於「暴力」自然有不同解讀。說到這裏,我選擇了前者;關於暴力,馬丁路德金曾說:”It leaves society in monologue rather than dialogue. Violence ends by defeating itself. It creates bitterness in the survivors and brutality in the destroyers.”
各方自說自話,體制失效未能平衡局面,只會任由暴力一再升級。「構建對話平台」是雙向的,處於這個又熱又侷促的風暴中,撫心自問,你能擺脫同溫層,靜心看香港嗎?
作者簡介
馬朗澄,廣告傳媒雜工,digital界打滾多年,(非勇武派)鍵盤戰士,晨型人,劇毒宅女Netflix而不c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