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好茶,不好酒。
前些年努力鑽研「觀音韻」,迷上了茶裏爐火香煙裊然的氤氳,稱不上是專家,但了解總算有。數月前,香港舉行了一場普洱拍賣,一筒百年「福元昌號」以港幣$2632萬成交,也因為這,我開始探研「號級茶」來。
聽普洱界的老行尊說,現在能喝到的老茶,多數是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出產:清末到1950年之間,這段時間出產的稱做「號級茶」;1950年以後1970年之前的是「印級茶」;1970年到1990年間的稱為「七子餅茶」;1990年以後做的就隻是「喬木茶」。而普洱按照製作方法的不同,又有熟茶和生茶之分,熟茶三五年後就好喝,而生茶是未經發酵的大葉種,剛製成時味道生澀,必須經過四五十年以上的存放才能成為老茶,宛如紅酒,變化的漫長過程,正是收藏陳年的樂趣和價值。
那一筒「福元昌號」之所以賣得天價,是因為它以「生茶」自然方式陳放,沒有經過人工發酵,長久儲藏後,茶味醇厚,所以比起人工渥堆發酵的「熟茶」更有升值潛力。
論年資,論財力,我都暫沒本事喝得起「號級」或「印級」,倒是家裏儲有兩塊「七子餅」,希望過數年後,它們身價可以翻幾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