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何時回家?」、「媽媽在哪兒?」、「為什麼婆婆不醒過來?」──當家中有親人去世,成年人通常都要面對小孩這些提問。你是大人的話,你會如何回答?從事生死教育超過十年的謝敏如說:「通常大人都搬出『爸媽去了旅行』、『婆婆在睡覺,很久之後才回家』這些經典答案。」不過,這些是否最好的答案呢?
七歲前喪親 容易失去安全感
小孩在七歲之前,未能明白死亡不可逆轉。可是當他們等上一天、兩天、一個星期、一個月,而親人還是沒有回來,一個小孩子會有什麼感受呢?「他們只會覺得一個人憑空消失了,這種疑惑、不確定的感覺,往往是小朋友失去安全感的源頭。」謝敏如說。
即使孩子能夠理解何謂死亡,但是成年人通常不會解釋親人離世的原因。死亡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情,大人希望小朋友可以避免這種難過。我們以為,等待孩子長大後才解釋也不遲,殊不知小人兒的腦海已經會有各式各樣的聯想。謝敏如擅長表達治療,曾經輔導過不少喪親家庭。「有小朋友以為,因為自己不聽話,所以導致家人生病或死亡,結果因為自責而出現情緒問題。」
表面風平浪靜 其實波濤洶湧
喪親最令人難受之處,是一種被遺棄的感覺。謝敏如遇過一個中一學生,因為脾氣太差,動手打人。她從老師處得知學生的父親剛去世,嘗試從此角度入手。她問:「爸爸去世後,你的生活有沒有不同?」學生答:「沒什麼,只是少了一個人。」
聽到這種異常平靜的答案,謝敏如心知不妙。「學生與爸爸的關係本來很親密,這種裝出來的冷靜是他處理傷痛的方法。」見面數次之後,學生放下心防,才道出怒火背後的哀傷。「因為爸爸去世,他才發現原來一個人可以突然消失。他覺得這種巨大的痛苦,是因為他愛爸爸而來。所以他才決定不再與人建立任何關係,因為他不想再經歷這種痛。」
原來學生的爸爸去世後,親人舉辦了一個喪禮,卻沒有人向他解釋過任何事情。「年幼喪親的經歷,可以影響一個人長達三十年。」謝敏如說。大人以為小孩不懂哀傷,更多時其實是大人不懂得與小孩溝通。
用手繪出真實的情感
為了協助小孩渡過喪親的哀傷,「同行力量」出版了一本繪畫冊,畫冊有許多留白的空間,讓小孩可以透過繪畫、書寫等方式,表達說不出口的情緒。「情緒沒有邏輯,說話卻需要邏輯,所以情緒未必能夠用說話表達。」謝敏如說:「小朋友亦未認識不同情緒的詞彙,抑鬱、焦慮、憤怒,他們未必能夠分辨清楚。」
身邊的成年人是小朋友的學習對象。假如大人經常對小朋友說:「喊咩嘢?少少事有乜好喊?要堅強啲嘛!」他們可能就學會了把情緒埋藏起來。謝敏如曾經試過讓小朋友戴上面具之後繪畫,擺脫外人目光,再講出心中真實的想法。「另外也要留意孩子有否出現倒退的現象,例如啜手指、怕黑等等,這些都是身體保衛機制,透過一些嬰兒行為找回失去的安全感,處理超載的情緒。」
幸好,身體本身就是一個最佳投映機,情緒會引發身體不適。畫冊內有一個人形公仔,讓小孩以不同顏色代表情緒,身體哪些地方代表着這些不舒服。「認清身體的訊號,有助小孩以合適的渠道釋放情緒。」畫冊內有一個環節叫「情緒炸彈」,建議陪成年人趁沐浴時,陪小孩製作氣球水彈拋擲,也是發洩情緒的方法之一。
大人面對哀傷,會有一段長時間感到悲痛。小朋友卻相反,他們的哀傷是分成一個個小節,每次的劑量都比較少。「小朋友會突然很掛念去世的親人,然後感到難過。可是他傷心五分鐘之後,見到有心愛的卡通片播放就會把不開心拋在腦後。」小孩並不是沒有哀傷,盡早讓他們重回正常社交,反而有助孩子經歷和度過哀傷。
如何經歷和走過悲哀
謝敏如建議家人可以與孩子一起閱讀畫冊,與小朋友一起經歷探索情緒的過程。「小孩子會有很多問題,例如親人埋在地下之後會否呼吸、地下會否很冷等等。成年人要盡可能回答,逃避只會令小孩疑惑,最後帶來不安。」她叮囑。「最重要是讓小孩明白,這些情緒是正常的,大人小孩都會經歷同樣的情況。」
三年前,謝敏如的好友自殺死亡,即使理論上她完全知道自己將要經歷什麼,她也不能跳過那些悲痛。「情緒是真實的,不會因為你知道它們的存在而消失。我一樣覺得透不過氣,一樣會問點解。只不過因為我有準備、有知識,所以我懂得處理,騰出時間空間讓自己休息。」
畫冊有一個清晰的脈絡,由四時變化開始講生命周期,死亡只是變化的一部分。中段會教導孩子適應新生活,例如在「自從你死去後,我生活的改變」一節,強調了改變所帶來的兩個面向。「孩子在新生活必然有失落,例如以前婆婆煮飯,現時改為出街食飯。但是要同時讓孩子明白,在失去的同時,他們每天也在成長,當中總有一些得着,例如他可能學會了自己綁鞋帶、自己返學。」透過這些引導,讓孩子更全面地審視自己的生活,將親人離世這件事與生活連結起來,而不是故意把兩者硬生生分割。
要走出哀傷,我們先要接受到死亡本身。能夠與孩子討論死亡、分享情緒,才是開始正視的第一步。之後才能開始經歷哀傷,學習梳理自己的情緒,為自己與亡者之間重新找到聯繫,最後才能找到力量重過新生活。「哀傷的路不是一口井,而是一條有出口的隧道,有些人的隧道能比較迂迴,但是總有一天我們可以走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