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區旁注》打破隔離
眾多藝廊的進駐,令大眾目光逐漸落到黃竹坑,香港藝術發展局更在黃竹坑開設「展藝館」展覽廳,以展現本地藝術家的創意和才華。在二○二三年開幕時,策展人郭瑛就策劃了《南區旁注》藝術展覽作為開幕展,探索南區,亦是她從英國回港後所策劃的其中一項大型展覽。
郭瑛少年時成長於香港,及後到英國留學,從倫敦畢業後便到曼徹斯特擔任藝術策展人,至今一直從事藝術工作。《南區旁注》展覽中,郭瑛找來十一組本地藝術家參與,透過藝術對南區重新想像與詮釋。「其中很想提到的是藝術家林兆榮的作品,當時該作品於展覽中接近隱形,在其他訪問中也無人提及,因為它就是一個普通的巴士站牌,但原來箇中玄機盡在巴士站牌的路線圖中。那些巴士路線並非實際存在,是由藝術家設計的南區專屬路線。」作品的出發點,來自南區長年被「隔離」的地理位置,所以藝術家創作出一條獨特路線,從港島中心地帶出發,經黃泥涌道,翻山進入南區,途經中西區、南區各個歷史景點,藉一條虛構的巴士路線,揭示南區與港島之間的連繫。更有趣的是這項目在展覽之外,也是一場活動。活動特意租來一輛巴士,把路線現實化,並邀來學者沿途細說歷史、文化地標,用一趟旅程認識南區。「我覺得展覽作品並不一定局限於展覽場,展覽以外的地方亦能是展現之處。」
石刻未解之謎
「其實南區還隱藏了很多未知的故事。」郭瑛在準備展覽時對南區做了許多深度研究和考察,發掘南區充滿神祕
感的一面。「例如南區石刻,其實從紋理、圖形設計上分析,它們是屬於三千多年前的青銅器時代,非常引人入勝,因為這代表了香港在三千多年前已經有人居住,卻從來未有在歷史上正式記載。到底當時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呢?」郭瑛再補充,石刻的神袐之處不只於此,因為石刻遺址尚有其他,但惟獨南區這石刻處於山上而非岸邊,令南區石刻的故事更添神秘感。
工廈裏的驚喜
南區石刻記錄了港島南之「謎」;黃竹坑則演繹了香港藝術的「新」。目前,約有三十多家畫廊和藝術團體在黃竹坑營運,包括知名的國際畫廊和本地藝術家工作室,並定期舉辦各類藝術展覽和活動,吸引大量藝術愛好者和遊客。郭瑛說:「二○一五年我剛從英國回港,大概就是畫廊與藝術空間開始進駐的時候。那時他們已經開始在做些很有趣、具實驗性的藝術計劃。」在一座接一座的工廈裏,藏着不同的藝術驚喜,都是黃竹坑接連給予大眾的「新鮮感」。「我現在不時也會過來參觀畫廊,這裏很多人在做着出色的藝術工作,為藝術努力付出!」一眾有心人正用藝術讓黃竹坑走得更遠,擁有更豐富的藝術面向。
美景在山中
從事藝術、策展工作,經常跨國也跨界,郭瑛也因而認識了許多海外藝術家,問她如果要帶海外朋友到香港一個地方,會是哪裏,郭瑛笑說:「會來南區這邊的山吧!我因為《南區旁注》認識了這裏的山,以香港行山的標準來講,南區的山不算難行,但路程卻很精采,你會見到古蹟,會見到歷史,會見到大自然的一面,這一區真的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