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泛指位於中國南嶺山脈之南的地帶。當中尤以廣東地區的繪畫藝術獨樹一格,且源遠流長,是中國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載體,傳世最早的廣東繪畫可追溯至明代。香港藝術館推出「南嶺之南——館藏廣東繪畫選」展覽,精選了八十多組明末清初至二十世紀的廣東繪畫。 藉著展覽,我們可體驗廣東畫藝從萌芽、分派爭鳴,到最後調和互補的數百年進程,也可認識到早期香港藝術的起點。
粵畫肇跡 自明末抬頭的廣東畫壇
展覽共分五部份,第一部份「粵畫肇跡」由明朝中後期開始。廣東繪畫在明朝以前的紙本流傳甚為罕見,自明朝起方有廣東背景的宮廷畫家冒起,當時他們的作品仍然跟隨著中原名家大派的風格。來到清朝,黎簡、謝蘭生、蘇六朋等畫家開始將具本地特色的嶺南風光入畫,南方山水題材漸變普遍。
隔山二居 用自創方式繪畫廣東花鳥
展覽第二部份是「隔山二居」,展示了「隔山派」的居巢、居廉如何以撞水、撞粉法繪畫廣東花卉,發展出有別於院派畫家繪畫花鳥草蟲的方式。「二居」強調師法自然。其後居廉在「十香園」設館授徒,為「居派」花卉開枝散葉,奠定了未來「嶺南畫派」的基礎。
求變與守成 「嶺南畫派」及「國畫研究會」
來到民初時期,展覽第三部份「折衷求變」及第四部份「傳統守成」分別闡述主張改革國畫的「嶺南畫派」及弘揚傳統的「國畫研究會」。在展覽中觀眾可以感受兩派畫家的異同、發展,甚至是雙方的交流。
在日本侵華時期,「嶺南畫派」和「國畫研究會」的畫家皆心繫家國,以各自的方式將愛國情懷反映在作品之上。
香江流緒 廣東畫藝在香港百花齊放
展覽的第五部份以「香江流緒」為題,從廣東前人的畫藝發展進入到近代的香港。由清末、革命到抗日戰爭,廣東畫家,不論是革新或傳統派系,都先後來到中西匯聚的香港,兩家的分野漸變模糊,他們的繪畫技藝也隨之流傳。策展團隊在這部份展區的畫選別出心裁,以諸如黃般若、趙少昂和呂壽琨等人紀錄香港風貌的畫作,為觀眾展現香港承襲傳統又不設界限的藝術特色,香港的繪畫藝術史由此展開。
中國書畫是香港藝術館四大館藏之一,這次以南嶺之南廣東地區繪畫發展為主題的畫作精選實屬難得。對國畫和香港藝術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到訪香港藝術館,感受國畫發展環環相扣的動人歷史。
《南嶺之南——館藏廣東繪畫選》
展期:即日起至2021年11月3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四樓中國書畫廳(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展覽詳情:https://hk.art.museum/zh_TW/web/ma/exhibitions-and-events/art-of-the-south-nanling.html
*免費入場
(資料由香港藝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