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教.養手記
熱門文章
教.養手記
羅乃萱/趙榮德/楊永明/葉妙妍/洪細君/廖寶兒
ADVERTISEMENT

楊永明專欄:做完功課未?

01.04.2018

「做完功課未呀?點解仲未做完?」

「好難?老師冇教咩?」

如果你為人父母,孩子又是適齡學童,以上的「問話」你也有講過吧?假如日常生活是個舞台,或許那就是經常出現的台詞。說起台詞,請不要忘記聽得見的台詞以外,還有潛台詞。按心理學家研究指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分為語言部分和非語言部分,台詞當然是語言部分,而潛台詞大有可能就是:語調、姿勢、面部表情、做手動作等等,甚至包括對話過程中的停頓時間;而更重要的,是這個部分的重要性佔整個溝通的百分之九十三;換句話說,語言文字算是個載體,其中裝載着比載體本身更豐富的信息,而往往那些信息更具影響力。

不容置疑,對話是一種互動,因為它必定涉及兩個或以上的「個體」。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那很可能就是潛台詞發揮着效用。還有,潛台詞具有自動追溯時間功能,威力宏大,無論是言者或是聽者,均經常不在意地於對話中啟動了這項功能,這種言外之意亦即弦外之音,包含着過往種種的「恩恩怨怨」,在今天光速生活節奏中,容易一觸即發,若是社交媒體平台,就更易衍生無限聯想,只要眼珠兒左右一骨碌的那個瞬間,就能產生七百二十個念頭;手指頭一「篤」,信息連帶着無數的潛台詞,如箭般飛射,一句話比一匹布還要長。

那麼,你會在孩子說出真正想講的話之前,耐心等待他嗎?你會經常說「咁樣唔啱」、「你點會咁諗?」等帶着否定和判斷的話語嗎?還是先弄清楚孩子的意圖,請他再說一次?

朋友,與孩子的日常對話,就是在發展和滋養着一個孩子,正如所羅門王說:「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做完功課未呀?」可以是責難,可以是關懷;下次與孩子說話時,觀察一下自己的念頭,看看是誰與誰在互動吧!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