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登月五十周年 遺忘只需要七天】月球…… 人類歷史的見證 (撰文:李偉才)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人類登月五十周年

【人類登月五十周年 遺忘只需要七天】月球…… 人類歷史的見證 (撰文:李偉才)

07.06.2019
李偉才
NASA
Seen on allwallpapersfree.blogspot.com
138049main_image_feature_452b_ys_full
現實與夢境有時難以分辨

除了居住在大都市的現代人,月亮從地平線上升起是常見的景象。1968年12月24日是個值得載入史冊的日子,因為在那天,人類首次目睹地球從月球的地平線上升起!有幸創造歷史的人,是首次赴月(雖然沒有登陸)的「太陽神8號」太空船船員。而當時拍到的「地出」(Earthrise)照片,首次令我們深深感到,無論國族之間如何分歧,所有乘搭這艘「地球太空船」(Spaceship Earth)的人類都必須同舟共濟,因為這是我們唯一的家鄉。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亦是迄今唯一有人類踏足的天體。太陽賦予地球光與熱,是生命的泉源。但太陽的光芒刺眼令人不能直視。相反,月亮柔和得多的光輝,令人感到無比的溫馨和親切。千百年來,不同的民族都為月亮編織出不少美麗動人的神話和傳說。

1969年7月20日,月球的表面出現了最史詩式的一幕:軀體上渺小得可憐的人類,藉着他的聰明才智和冒險精神,終於突破了地球引力場的強大束縛,並跨越了數十萬公里的真空而踏足於這個天體之上。從一個宏觀的角度看,「太陽神11號」的登月壯舉是人類歷史的分水嶺。對於遙遠未來的人類後代,登月前的人類歷史可能被列為「上古史」,而登月後的歷史才進入「中古史」的階段。(這當然只是筆者的臆想。)

令人嘆息的是,自從1972年的「太陽神17號」登月之旅,人類至今(2019年)未有重返月球。當然,無人駕駛的太空船仍有前赴探測(包括我國的「嫦娥號」太空船),而且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但很多人都不禁問,人類是否終有一天會重返月球呢?而另一些人則提出疑問:有這樣的必要嗎?我們想繼續探測的話,先進的無人探測儀器不是更安全更划算的選擇嗎?

為何要登月?

再一次地,我們回到上世紀中葉有關登月是否「值得」的爭議。筆者記得兒時在中環的美國圖書館借過一本1965年出版的書籍,名稱就是《The Case for Going to the Moon》(姑且譯作《我們為什麼要往月球?》)。具體內容當然無法記得清楚,但綜合往後的其他閱讀,當年支持登月的理據主要如下:

① 在科學探求的層面:近距離研究月球的表面結構和深入分析從月球帶回來的岩石,可以大大加深我們對月球、地球及至整個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的了解;

② 也是在科學探求的層面:由於月球上(1)沒有大氣層的阻隔,(2)表面引力較地球的低很多,以及(3)一晚約等於地球上十四天,所以十分適合建造龐大的望遠鏡以對宇宙進行前所未有的深入觀測;此外,在永遠背對着地球的一面(farside of the Moon),由於不會受到地球發出的人為無線電波所干擾,更是進行射電天文學探測的最佳場所;

③ 在太空探險的層面:具有真空狀態(幾乎和太空中的差不多)以及極高溫和極低溫等環境的月球,是我們最佳的訓練場和跳板;如果我們將來要遠征火星並在那兒建立基地,那麼一個「月球基地」的運作經驗將具有十分寶貴的參考價值;

④ 在經濟的層面:月球上有各種豐富的礦物,而開採亦相對容易。開採後,亦可透過「電磁彈道炮」(electromagnetic railgun)等裝置把礦物直接射至地球的軌道(甚至運返地球表面)。不少學者早就指出,要在地球軌道建造大型的太空站甚至太空城市,建造物料的最佳來源不是地球,而是月球(就把物體射離天體表面所需的「逃脫速度」而言,月球的只是地球的五分之一);

⑤ 最後一個理由既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所獨有,但在今天卻無獨有偶情況相似,那便是當時「美、蘇冷戰」(全球對抗和爭霸)背景下的「太空競賽」(Space Race)和「登月競賽」(Moon Race)。簡單的推論是,誰在競賽中勝出,誰便會獨領風騷和獲得戰略上的「制高點」(commanding heights)。說今天的情況類似,是因為在「中、美爭霸」的背景下,誰最先重返月球,誰便會令人覺得她的國力更加強大。

以上便是當年「登月」和今天「重返月球」的支持理據,而跟當年一樣,不少人指出,地球上還有這麼多重要而迫切的事情等着我們去做(例如阻止生態環境的崩潰、消滅貧窮和締造和平等),為何要費耗如此龐大的資源來重返這個了無生氣的地方呢?

367564main_saturn_original_full_full
我們的想像超越了未來,還是未來超越了我們的想像?

新一輪登月競賽

然而,跟當年一樣,「登月競賽」包含着巨大的地緣政治爭霸內涵,不是一般的經濟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左右得到的。眾所周知,中國已經將登月列為太空計劃的下一個重大目標,美國亦提出要重返月球並建立永久性基地,其他如日本、俄羅斯、印度甚至以色列,都表達了對「登月」的興趣。

還必須指出的是,除了國家之外,今次參與競賽的還有私人的企業,其中最出名的,是電動車公司特斯拉(Tesla)的老闆馬斯克(Elon Musk)。他擁有的另一間公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簡稱 SpaceX)已將登月列為首要目標。此外還有處於全球富豪榜榜首的傑夫.貝索斯(Jaff Bezos)。作為互聯網巨企「亞馬遜」的始創人、董事長並總裁的他,亦稱聲有意參與新一輪的「登月競賽」。

既然五十年前已經實現了登月,人類重返月球在技術上當然沒有問題。但要建立永久性基地,卻又是另一回事。除了需要攜帶大量的空氣、水和食物之外,基地人員還要克服其他的挑戰。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除了要應付真空以及極高溫和極低溫等環境,基地還要保障人員免受極高能的宇宙輻射和直達地面的隕石撞擊等危害。

好消息是,月球上最充沛的是太陽能,故此基地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然後將礦石中的氧元素分解,從而為人員提供氧氣。此外,科學家幾年前發現,月球上某些地方的表面之下蘊藏着結了冰的水分,這無疑為建立基地的大計打了口強心針。至於食物,長遠來說當然要在月球上進行耕種,但既然有了灌溉所需的水,這也不應構成重大的問題。就免於高能輻射和隕石襲擊方面,只要我們將基地的主體建於地下,問題也不難解決。

月球上最豐富的資源是太陽能和各種礦物,但以現時甚至未來的太空運載水平來看,很難想像它們的開採能夠符合經濟原則。不過,大家都知道這種競賽是「政治掛帥」多於「經濟掛帥」,所以是否合乎經濟原則未必是重大的考慮。

對於一些人來說,一個真正重大的考慮是為人類的未來「買保險」。馬斯克便曾經指出,人類永遠留在地球的話,就等於將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裏。如果將來地球發生什麼大災難例如核子戰爭、氣候災劫、大瘟疫、人工智能叛變、隕石大撞擊等,如果我們在月球甚至火星上已經建有殖民地,便可以將人類的文明延續下去。

從最宏觀的角度看,筆者完全認同馬氏的看法。但從一個更現實的角度出發,筆者更為關心的,是太空(包括月球和火星)的軍事化和商業化等令人不安的發展。

378812main_if_model_original_full_full
藝術離不開現實,科學離不開想像。

月球上的噩夢

五十年前,首次登月的岩士唐(Neil Armstrong)和艾德靈(Buzz Aldrin)在月球上留下了一塊金屬牌匾,上面刻着「我們為了人類的和平而來」等字樣。一直以來,推動太空探險的人都心懷理想,認為人類不應將國族之間的紛爭帶進太空。早於1967年,雖然正值「美、蘇冷戰」的高峰期,美、蘇和其他國家都簽署了聯合國的《外太空條約》(Outer Space Treaty),同意太空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而太空的開發亦必須以和平為目的。這與1961年生效的《南極條約》(Antarctica Treaty)在精神上同出一轍(原則上南極沒有一處地方屬於任何一個國家)。

五十年過去了,世界和平離我們仍是那麼遙遠!第二輪的登月競賽,令人擔心月球會變了國族爭霸的競技場。要知自從美國總統列根在1983年提出了要在太空部署「彈道飛彈防禦系統」(被人戲稱為「星球大戰計劃」),以及後來的「殺手衞星」出現以來,《外太空條約》已經受到了嚴重的侵蝕。我們現時急須做的,是重申甚至強化《外太空條約》的精神,以防止軍事化的趨勢蔓延至月球之上。

另一項令人擔心的發展是太空的商業化。早於1951年,科幻作家海萊因(Robart A.Heinlein)便在《The Man Who Sold the Moon》這個短篇故事中,描述在月球上賣廣告的可能性 ! 1961年,漫畫家弗朗坎(Andre Franquin)便描述了有人嘗試將超巨型的「可口可樂」商標設於月面,以至我們一旦「舉頭望明月」便清晰可見。

我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就筆者而言這是個巨大的噩夢。我認為我們必須將《外太空條約》延伸至商業的領域,以免將來每次月圓之夜都會看到不同的商標在月面上出現。(2018年2月6日,馬斯克將一輛曾經是他的座駕的 Telas Roadster純電動跑車射上太空,這種炫耀性的商業宣傳手法,便惹來了不少人的非議。)

一個有意義得多(也更多大膽)的建議,是把月球(除了接近南、北兩極的高緯度地區)用太陽能板包裹起來,從而成為一個終極的「太陽能收集器」。由此捕獲的能量,將會以微波波束射返地球,從而一勞永逸地解決人類的能源問題。

更大膽的一個建議,是將月球改造,變成人類真正的第二個家園。1989年,科學作家 John Gribbin和天文學家 Marcus Chown合作撰寫了一本名叫《雙行星》(Double Planet)的長篇小說,描述未來的人類如何將一顆冰質彗星的軌道偏折令它撞向月球。按照推算,這一碰撞可以令月球短暫地擁有一個大氣層。為什麼說短暫?這是因為月球的引力場太弱,不足以維持一個永久的大氣層。按照計算,上述由彗星撞擊所產生的大氣最多只能持續數千年,之後氣體將會全部散逸至太空。數千年對宇宙來說當然只是一瞬間,但對人類來說已是十分足夠了。

長遠來說,月球的未來,將會是人類未來歷史的縮影。我們可以想像出以下各種「悲觀派」和「樂觀派」的可能發展:

悲觀派:

(1)即使未來數十年有重返月球之旅,但地球上的紛爭不絕加以生態環境惡化,人類自顧不暇,月球於是繼續死寂;(2)人類的紛爭蔓延至月球、火星甚至整個太陽系;太空成為了國族爭鬥的競技場(近年一套美劇《Expanse》的主題)。(3)承接以上的發展,人類自相殘殺令文明大幅倒退,月球再次歸於寧靜。另一個變奏則是,地球文明崩潰時,月球上已建有一個自給自足的殖民地,所以隨着文明崩潰,月球上的人變了「人類的遺孤」,也變成了好像馬斯克(及其他不少科學家)所設想的「人類文明火種的保存者」。

樂觀派:

人類齊心協力渡過種種難關,月球於本世紀末開始熱鬧繁盛,愈來愈多人成為了在月球上「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月球人;而月球也成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跳板。

哪一種境況會成真?還是留待大家自作判斷吧!

610213main_s73-22871_full

PROFILE
李偉才,筆名李逆熵,香港著名科普作家。曾任職中學教師、太空館助理館長、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港大國際學位課程中心總監。1985年因致力普及科學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現為香港科幻會會長、香港科學館顧問委員會委員,及網台節目《浩浩熵熵》主持人。至今發表著作逾三十本。

李偉才
NASA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人類登月五十周年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