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井字型公屋重現懷舊燈籠陣 愛民邨居民連續三年自發佈置 去年凝聚近三十名屋邨內外街坊齊參與 跨越十層樓掛六百個燈籠 燃點濃郁社區人情 居民Charlie:大家很想一起過節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中秋節】井字型公屋重現懷舊燈籠陣 愛民邨居民連續三年自發佈置 去年凝聚近三十名屋邨內外街坊齊參與 跨越十層樓掛六百個燈籠 燃點濃郁社區人情 居民Charlie:大家很想一起過節

17.09.2024
周耀恩梁俊棋、《明報》資料室圖片、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愛民邨有居民,從二〇二一年起與家人自發重掛燈籠串,重現九十年代中秋氛圍。(由受訪者提供)

曾在井字型公屋長大的成年人,每年中秋都難以忘懷八、九十年代壯觀的燈籠陣場面:五彩繽紛的紙紮燈籠結連成串,在天井中央縱橫交錯。但隨着井字型公屋於一九八四年停建,加上公屋管理漸趨嚴格、居住人口老化,巨型燈籠陣已消失多年。

九年前,荃灣象山邨奇蹟重現大型燈籠陣,每年中秋吸引遊人慕名到訪拍照留念。無獨有偶,愛民邨有一家人,從二〇二一年起自發重掛燈籠串。他們去年中秋還凝聚二、三十個熱心街坊,合力佈置近六百個紙紮燈籠。除了同住愛民邨的街坊,也有早已搬走的舊街坊和住在附近屋苑的家庭特意前來參與,人情濃郁,共慶中秋。

為何住過井字型公屋的街坊都有燈籠陣情意結?他們的鄰里關係為何如此緊密?當中有哪些建築設計因素影響?新型屋邨與舊屋邨的建築元素有何不同,社區關係又如何受到影響?

2

何謂井字型公屋?

《樂業安居—香港公屋發展歷程》作者、香港歷史研究學者陳志華介紹,俗稱「井字型公屋」的雙塔式大廈建於一九七〇年至一九八四年,是香港公共屋邨大廈的一種,由後來升任房屋司及政務司的廖本懷設計,並且經過數次改良。大廈高低兩塔相連,高座約二十四層高,低座約二十一層高。由於大廈設有兩個巨大天井,設計非常獨特,因此坊間普遍稱為「井字型公屋」。

香港現存六十一座雙塔式大廈,分別位於:

香港:華富邨

九龍: 愛民邨、彩雲(二)邨、竹園南邨、秀茂坪邨、順利邨、順天邨

新界: 長青邨、麗瑤邨、象山邨、湖景邨、友愛邨、廣福邨、隆亨邨、新翠邨、禾輋邨等

井型公屋燈籠陣 重現童年中秋氣氛

Charlie是九○ 後, 在愛民邨長大。雖然工作後搬遷,但每年中秋,她都會回到愛民邨與家人吃飯過節。她記得兒時的中秋節很熱鬧,愛民邨家家戶戶都在門前鐵欄上掛滿燈籠串,各家有長有短。她跟很多屋邨小朋友一樣,尤其喜歡在欄杆底下的壆位點蠟燭,點滿整個四方形走廊。站在欄杆處看,燈籠串縱橫交錯,一層層燭光向天上蔓延,場面很是震撼。

井字型公屋中秋氣氛熱烈,人情味濃郁。(《明報》資料室圖片)
井字型公屋中秋氣氛熱烈,人情味濃郁。(《明報》資料室圖片)

不過,Charlie感覺近十年的中秋氣氛愈來愈淡。隨着房委會在二○○三年推出「屋邨管理扣分制」,在公眾地方煲蠟、造成噪音滋擾等等被列不當行為,壯觀的中秋蠟燭場景便從愛民邨消失。當年的中秋漫天燈籠也逐漸零落,Charlie估計,可能愈來愈多年輕人長大後搬出,仍住在屋邨的父母年紀漸長,沒有那麼多心思去佈置大型燈籠陣。

Charlie的家人已沒有佈置燈籠多年,直至三年前的中秋。當時她的姨甥出生不久,家人們為此感到高興。她的姐夫也在公屋長大,一直覺得井字型屋邨舊時的中秋很有人情味,便提議重掛燈籠陣,為兒子裝飾一個不一樣的中秋。

Charlie一家人每年中秋都會團聚,關係融洽。(由受訪者提供)
Charlie一家人每年中秋都會團聚,關係融洽。(由受訪者提供)
二〇二一年的佈置規模不大,但從遠處望,Charlie家的中秋裝飾在所有樓層中顯得矚目。
二〇二一年的佈置規模不大,但從遠處望,Charlie家的中秋裝飾在所有樓層中顯得矚目。

他們一家在自己所在樓層及上層的鐵欄上拉起交錯的燈籠串,為保證安全,燈籠內並沒有放置蠟燭,甚至沒有LED燈。佈置規模不大,但從遠處望,他們的中秋裝飾在所有樓層中顯得矚目。住在不同樓層的街坊感覺驚喜,有人走來欣賞燈籠,有人還鼓勵Charlie他們下年再掛多一些,說並不介意燈籠掛到自家門前。

自發掛燈籠三年 屋邨內外街坊響應

有了街坊的鼓勵,Charlie跟姐夫翌年訂購了三百個燈籠,帶着家裏的大人和小朋友,在屋邨掛起五層燈籠陣,希望重現愛民邨舊時中秋情境。Charlie還將燈籠相片分享至愛民邨的Facebook羣組,祝願街坊們中秋節快樂。

留言區內,有同住愛民邨的街坊稱讚他們一家用心佈置,也有舊街坊被相片勾起往日回憶,紛紛約定下年回來參與佈置。

Charlie家裏的小朋友幫手掛燈籠,為愛民邨裝飾中秋。
Charlie家裏的小朋友幫手掛燈籠,為愛民邨裝飾中秋。
二〇二二年,Charlie跟姐夫訂購了三百個燈籠,帶着家裏的大人和小朋友,在屋邨掛起五層燈籠陣。(由受訪者提供)
二〇二二年,Charlie跟姐夫訂購了三百個燈籠,帶着家裏的大人和小朋友,在屋邨掛起五層燈籠陣。(由受訪者提供)

去年中秋, 是Charlie一家自發在愛民邨佈置燈籠的第三個年頭,當初有留言說參與的街坊,過了一年仍記得這場中秋之約,讓Charlie感覺驚喜:「(反應)是有些超乎預期的。初時大家說『下年預我』,以為只是說說,但沒想到第三年聚集了一班不同的人來。」

Charlie說, 去年近三十人加入中秋佈置的WhatsApp羣組,他們有的以前住過愛民邨,時隔多年重回舊地;有的住在愛民邨附近屋苑,感慨自家屋苑中秋氣氛不熱烈,特意過來感受;有的是媽媽帶着上小學的兒子,有的年輕人帶着上年紀的父母來到愛民邨幫忙掛燈籠。一班街坊跑上跑落,為屋邨掛起近六百個色彩繽紛的傳統紙紮燈籠,燈籠陣足足橫跨十個樓層。

家裏的大人和小朋友,在天井鐵欄上拉起交錯的燈籠串。
家裏的大人和小朋友,在天井鐵欄上拉起交錯的燈籠串。
愛民邨去年中秋的燈籠陣橫跨十層,氣勢十足。(由受訪者提供)
愛民邨去年中秋的燈籠陣橫跨十層,氣勢十足。(由受訪者提供)

保安擔憂安全 左鄰右里樂見

燈籠陣排場十足,令街坊愈來愈期待中秋之夜,但卻同時引來屋邨管理員的擔心。Charlie說, 去年佈置時,屋邨保安員抱怨他們「搞得太大陣仗」,擔心燈籠陣惹來太多陌生人進出屋邨、打卡拍照,也怕小朋友會爬出欄杆取燈籠,造成滋擾和安全隱患,勸他們不要再掛。

Charlie理解保安的職責和顧慮,惟向對方提出他們稍後將自行清理,期望保安看在中秋節日份上稍作通融。

Charlie在愛民邨長大,懷念兒時屋邨的中秋氣氛。
Charlie在愛民邨長大,懷念兒時屋邨的中秋氣氛。

不過她認為,自己作為街坊,並不認為活動會騷擾居民。Charlie印象很深刻,他們掛燈籠時經過別人家門,一些公公婆婆會開門走出來跟他們說「加油」,噓寒問暖地說:「要不要喝水啊?」、「你要甚麼隨時跟我說啦」,也會期待地問:「你們下年還來不來掛燈籠?」聽說有看更不讓他們掛,更立刻問:「哪個看更?我很熟的,等我下去幫你們跟他說。」

「你聽得出來,他們都很想去維護這件事。」Charlie說,「住在愛民邨的人年齡都比較大了,很多公公婆婆。他們的子女可能移民了,或者那天甚至沒空回來陪他們過節。他們見到掛燈籠很開心,會跟我們回憶起舊時中秋,感慨以前很多小朋友圍着天井跑來跑去,他們好像很久沒有跟人聊天了。」

連續三年在愛民邨掛起燈籠陣,Charlie感觸良多:「我最大的感受是,很多時候我以為大家都喜歡『科技嘢』,這些掛燈籠的傳統儀式可以慢慢淘汰,但原來這件事在很多人心目中是想繼續維繫的。他們很想有一起過節的氣氛,而不是中秋回來吃餐飯,各自按電話,吃完飯就走啦。」

Charlie(右一)一家人每年中秋都會團聚,關係融洽。
Charlie(右一)一家人每年中秋都會團聚,關係融洽。
愛民邨有居民,從二〇二一年起與家人自發重掛燈籠串,重現九十年代中秋氛圍。
愛民邨有居民,從二〇二一年起與家人自發重掛燈籠串,重現九十年代中秋氛圍。

由徙置邁向屋邨 井型設計注重社區關係

無獨有偶,荃灣象山邨一對夫婦亦難忘兒時井字型公屋掛滿燈籠的歡樂,為博妻子一笑,該居民從二○一五年起,每逢中秋便自發掛起巨型燈籠陣。

他曾在Facebook專頁分享指,他每年中秋前會準備好紙紮燈籠和魚絲,並特意購買電池座、光力充足的LED燈,根據自行設計燈籠陣排列草圖,在屋邨街坊協力幫助下佈置。象山邨燈籠陣持續逾五年,吸引不少人慕名前往拍照留念。

從地面仰望,色彩斑斕的紙燈籠在天井縱橫交錯。(《明報》資料室圖片)
從地面仰望,色彩斑斕的紙燈籠在天井縱橫交錯。(《明報》資料室圖片)

愛民邨、象山邨的燈籠陣為人津津樂道,中秋氣氛濃郁,均離不開其獨特的天井設計。

《樂業安居—香港公屋發展歷程》作者、香港歷史研究學者陳志華介紹,愛民邨、象山邨等屬於「雙塔式大廈」。回顧公屋發展歷史,香港第一座雙塔式大廈是一九七○年落成的華富邨。七十年代,香港因工業發展而經濟騰飛,當年政府希望改善社會福利尤其是提高公營房屋質素,擺脫徙置區的雜亂形象。另外,他認為,因內地爆發文化大革命、香港也發生六七暴動,增加了留港人士的香港意識,故此「港府亦希望在公營房屋設計加強鄰里關係」。

「華富邨和雙塔式大廈,標誌公營房屋不再是安置難民的居所,而是一個小社區。」陳志華說。以前的徙置區不僅空間逼仄,也只有單一居住用途;而華富邨內設有小商場、圖書館和學校等,基本設施完善,居民能在屋邨內解決日常生活所需。

+5

雙塔式大廈的建築設計用意也是為提升社區質素、拉近鄰里關係。「跟其他大廈相比,雙塔式大廈最特別的是你可以一眼關七,打開門就可以看完整個大廈。」陳志華說,大廈中央天井留空,四面單位大門互相對望,這種設計令住戶不止限於本層溝通,製造鄰里接觸的機會。在愛民邨成長的Charlie深有體會,她笑說:「以前家裏總有大人教訓小朋友或者夫妻吵架的時候,一吵架,上下兩三層都會聽到,其他家的人會伸個頭出來看。你會知道誰在罵誰,知道那一家是甚麼人。」

陳志華補充道,七十年代的家庭仍喜歡敞開大門通風,家家戶戶煮飯炒菜時,飯菜香充斥天井;小朋友喜歡在不同樓層或底下廣場玩耍,父母只要站近天井位大喊一聲,就可以喚小朋友回家;雙塔式大廈的電梯設在兩塔交錯的中間位,居民回家時必經天井走廊,碰上打開門的左鄰右里,簡單打個招呼已能維繫鄰里關係;遇到節慶時更一呼百應,一起慶祝。

地少人多 新型公屋設計用盡空間

常有人感慨,新屋邨不如舊屋邨有人情味。鄰里關係密切,當中也有建築因素影響。雙塔式大廈於一九八四年停建,其後常見的公屋類型包括工字型、十字型、梯級型、新長型及相連長型、Y型、和諧型、新十字型等。「其他類型的大廈,只能看見自己那層住戶,在走廊出面也只能看大廈外面,而不是向裏面看,鄰里接觸機會沒有雙塔式多。」陳志華說。

陳志華表示,雙塔式大廈之所以停建,除了是因屢現跳樓自殺事件、低層採光欠佳外,還因為其不夠「善用空間」。「井字型兩個『口』的位置都浪費了,後來八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公屋類型為何是Y字型大廈呢?因為Y型是空間用到最盡的。用到盡其實也是香港建築的特色。」陳志華說。

他解釋, 由於香港地少人多,八、九十年代的公屋供需求爆發增長,房委會希望最大效率利用土地資源,兼顧成本效益,社區關係已不再是公屋建築設計的首要考慮,這可見於Y型及其後和諧型、新十字型的設計當中。二○○○年後,房委會建屋更考慮打破地盤的地理限制,以「非標準型」大廈為主,如建於斜坡上的葵聯邨和依山而建的沙田坳邨等,其設計重點也是善用土地資源。

新型屋邨樓距密集,設計更注重空間利用效率。
新型屋邨樓距密集,設計更注重空間利用效率。

重現社區情 建築與人缺一不可

雖然建築設計影響社區人際關係形成,但陳志華認為社會及交際文化也經歷很大改變,即使複製當年設計,也難以重現舊日社區情懷。

他打趣道:「六、七十年代人們喜歡打開門窗通風,雙塔式大廈的大天井也為配合通風習慣而設。但到了七、八十年代 ,家裏開始有錢裝冷氣,人們是關起門來的。即使今天讓大家都住回雙塔式大廈,鄰里關係也不會跟當年一樣,大家只會關起門來玩手機。」

他提到,在大埔、屯門等新市鎮有很多新式屋邨,居民多數出入市區上班,平日早出晚歸,很少在自己的社區流連,「這也是他們很難建立社區情的原因,他們感覺這只是一個住的地方。」因此,他認為除了從建築設計方面入手,為屋邨營造更多公共空間,還需思考如何帶動居民連結彼此,與社區有多些聯繫。

周耀恩梁俊棋、《明報》資料室圖片、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