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如何改變世界?本地社企「采菽社」與中學合辦教育單元,透過實驗、試飲植物奶認識蛋白質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香港有飲食教育嗎?

大豆如何改變世界?本地社企「采菽社」與中學合辦教育單元,透過實驗、試飲植物奶認識蛋白質

cover

「你問大豆可不可以改變世界?不如我說大豆曾經已經改變世界了。」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從事大豆研究工作超過四分一個世紀;在他眼中,大豆雖然常見、廉價又微小,但深入鑽研、抽絲剝繭,又能從中鑑古觀今知未來。

「從《詩經》的年代已經有食用大豆的記載了⋯⋯」身兼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對大豆的認知,絕不限於顯微鏡下。他咬文嚼字,可以從「荏菽」(大豆的古稱)、詩文論述至近代歷史;談經濟價值,他可以搬出期貨市場、跨境貿易的史實及局勢;談永續農耕, 他一再強調大豆的固氮能力對土壤的裨益。

從大學的科研,到中 學、小學的教育,林漢明只願學生能更早地接觸科研、接觸大豆,以培養興趣,無論日後是否踏上科學家之路,都能有基本認知。
從大學的科研,到中學、小學的教育,林漢明只願學生能更早地接觸科研、接觸大豆,以培養興趣,無論日後是否踏上科學家之路,都能有基本認知。
由林漢明與團隊編制的三組教材覆蓋三大主題,以大豆為主題,為學生帶來跨學科知識。
由林漢明與團隊編制的三組教材覆蓋三大主題,以大豆為主題,為學生帶來跨學科知識。

只要談起大豆,林漢明就滔滔不絕。過去十年曾於幾十間中小學以講座分享其視野,某次有學生問起「老師你幾時退休」,當刻最使其忘懷。原來孩子已經被大豆、被教授所吸引,以隨師入學為志,卻擔心老師即將告老還鄉。林漢明因而被觸動, 「其實我們需要有所部署。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一定要跨代延續有關大豆、科研的一切,增益未來。」

早前,林漢明推出《一豆一世界──從大豆歷史、食品文化到現代經濟科研》一書,把他對大豆的認識與熱情,化成洋洋字海,透過書冊傳播及教育普羅大眾。同年,二◯二二年,他成立社會企業「采菽社(Soyvestors)」, 以大豆的古字「菽」為名,希望藉其根基深厚的大學科研工作,支援中、小學的教與學,啟發年青一代的思維,播下科研的種子;並強調人文素養,「不只是要提升科技應用,更要學習如何正確應用科技。」

在香港中文大學,林漢明與學生正在進利不同的豆科種植及實驗工作。科研、教育雙軌並行。
在香港中文大學,林漢明與學生正在進利不同的豆科種植及實驗工作。科研、教育雙軌並行。

關於大豆的幾節課

得到利希慎基金贊助,采菽社今個學年與多間學校合辦教育單元,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便其中之一。上學期,學生試過種植大豆,認識土壤與耕作、植物的生長周期等。二月下旬的這節課,學生就要透過煮食與實驗,感受大豆在不同生長階段所散發的食味以及其蛋白質含量。

學生時期有哪位不是這樣:安坐聽課時元神出竅,但能起來活動、動手做的就精神爽利。即便是興趣不大的某位,在分組活動之下都總會「有貨交」。

採訪這天上午,導師Michelle一聲令下,這羣初中學生隨即作鳥獸散,開櫃取出砂煲罌罉,準備把到手的食材開火試煮。到底應該要蒸、炒、烚、燙呢?導師沒有特別要求,但求能入口試味。於是,某男子組把大豆種子煮成甜烚豆及鹹炸豆兩食;負責微菜苗的那一組猶豫了好一陣子到底要烚多久,拌成沙律後端出主桌;某個女生估計是廚藝好手,爆炒出一碟色香味俱全的豉油王大豆芽;料理毛豆的那一組似乎最輕鬆,解凍燙熱即成,甫端出主桌即成眾人的零食,吃不停口。

大豆種子從盆中生長,導師輕力抽出一條,展示生長當中的形態:初生根、下胚軸、上胚軸、子葉、真葉。
大豆種子從盆中生長,導師輕力抽出一條,展示生長當中的形態:初生根、下胚軸、上胚軸、子葉、真葉。

星期六的大豆課,當然不只是煮煮吃吃就完事。在課堂之中,Michelle同步講解幾種食材的營養價值,從而歸結出大豆在成長期間的轉變,因應能量改變而會影響口感食味,營養價值亦隨之有所改變。如何觀之?就要從實驗中查證。

有關植物奶的實驗

學生們在小息時順道轉場來到實驗室。在下半節課,他們應用科學課的多種測試及原理,取用多款試劑進行一系列食物測試,從顏色變化中觀察大豆在不同成長階段中所含有的澱粉、蛋白質、脂肪、還原糖等成份及含量。隨後,在試飲幾款以不同原材料製作的植物奶後,亦再次以試劑測試蛋白質含量。

(左至右)豆奶、杏仁奶、燕麥奶、米奶、椰子奶。導師特別準備無糖口味讓大家試飲,然後進行測試,從而認識蛋白質。
(左至右)豆奶、杏仁奶、燕麥奶、米奶、椰子奶。導師特別準備無糖口味讓大家試飲,然後進行測試,從而認識蛋白質。

試飲期間,學生七情上臉,有人喜歡米製植物奶,即使無添加糖都帶帶甜。有人把椰子奶一飲而盡,然後吐吐舌頭表示不喜歡。味道從來都是主觀的。

從舌尖的直觀感覺,延伸至試劑測試,學生們最終發現大豆富有豐富的蛋白質。結論雖簡而精,但透過橫跨學科的體驗之中,大豆不只是生活中的一種食材,蛋白質亦不再單純為一個抽象的科學或營養學名詞。透過食物與教育的連結,原來學科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

每組各自嘗試烹煮,然後舉筷試食。導師揚聲提醒:「記得用超過十個字記錄你的食後態。」
每組各自嘗試烹煮,然後舉筷試食。導師揚聲提醒:「記得用超過十個字記錄你的食後態。」

「林漢明教授有一個好好的講法。他說『要將自己的論文寫在大地』,我的理解就是要將一些可能在大豆裏面的東西,不要太離地,甚至是可以真正走進我們學生的生活,或者我們社區裏面的生活。」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校長溫穎思贊同教授所想,透過把飲食元素滲入不同學習體驗,更希望能實踐教育局有關中學教育的七個學習宗旨。甚至,從書本知識延伸至人文關懷。在三月初的其中一節「課」,采菽社將聯同「軟餐俠」舉辦一場以大豆為食材、讓學生設計軟餐的活動。從中把蛋白質的營養,以繆思巧廚送到吞嚥困難人士中。所學習的,不再只是頭腦知識,更藉雙手實踐、由心感悟。所謂全人教育,不正是如此嗎?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校長溫穎思認為,在科技教育領域裏面,家政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支柱,不單止初中,就連高中的科技與生活學科亦有所關聯。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校長溫穎思認為,在科技教育領域裏面,家政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支柱,不單止初中,就連高中的科技與生活學科亦有所關聯。

采菽社

https://www.soyvestors.com.hk/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香港有飲食教育嗎?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