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
在未「打開香港」之前, 先來介紹Open House Worldwide,一九九二年於倫敦創立,至今全球已有五十多個城市加入行列,推廣開放建築的精神。Open House Worldwide的目標為提高公眾對建築和設計的認知及欣賞水平,透過開放著名或從不開放的建築物,讓城市化身為本地市民和外來遊客均能深入探索的體驗和學習場域。
“We’re in this game for a very simple reason: because we love cities and we love London.”—來自英國教育組織 Open City的相關介紹。
將倫敦換上香港。一切由一項名為「M+ / Design Trust研究資助計劃」的Reunion開始⋯⋯
看建築不是建築
Design Trust資助以跨國視野探討香港、大灣區與亞洲的設計及建築有關的研究計劃,「打開香港」中有好幾個統籌委員會成員正是研究學人。代表之一黎雋維說:「我們都熱愛香港,也膽敢說是一班年輕、充滿熱誠的建築愛好者,各自各都在自己的範疇去書寫香港的新舊建築、城巿空間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黎雋維是香港大學建築歷史博士及英國註冊建築師,尤愛研究香港現代建築歷史,以及歷史建築保育和改造設計,曾在網上平台開設「摩登拾遺記」專欄。
事實上,近年書寫香港建築、城巿空間、視覺藝術等的社交媒體愈來愈多,大家都有股強烈的欲望去發掘專屬於香港的東西。哪怕,只是一個招牌。另一個統籌委員會成員麥憬淮專注於香港的招牌文化,創立「街招」平台,透過展覽、研究、設計、攝影作品去保育招牌;他也是香港執業建築師。「香港的招牌可說是全世界最獨特的景觀(landscape)之一,你說它是建築物的一部分嗎?又不全是,(招牌)身份和角色有一種模糊,某程度是一道灰色空間和地帶。」招牌的字體就像建築物的立面,你可曾想像如果香港街頭沒有了招牌⋯⋯
這時,攝影師陳傑還有一點補白。甫開腔,陳傑強調:「我完全沒有甚麼關於『建築』的根底,只是一個攝影師和作家,近年用相機和文字記錄香港,探討人與建築、建築與空間、空間與社區的關係;到最後,對我來說建築即故事;沒有故事的建築根本沒有意義。」這樣,你或許對「打開香港」的輪廓有了多一份認知。
「以前,當我們探討香港的城巿建築空間,多數由制度層面去論述,話語權都在專業團體或建築師,但Open House的精神更著重開放性, 由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建築師、教育工作者、策劃人、學者、研究者等,打破既有的(建築)思維,從設計、美學、歷史去欣賞香港城市空間的可能性,擴闊了整個建築光譜,開展一種嶄新的對話,甚至定下全新的註腳。」黎雋維說。看建築,不一定是看建築,「建築從來不單指『建築物』,還可以是公共空間(如休憩空間、遊樂場),以至空間的運用(如工廠大廈化身釀酒廠)。」可謂充滿包容性。統籌委員幾名成員擁有相近觀點:香港地小人多、土地空間狹隘,將不同年代、不同功能、不同的景觀壓縮在一起,當中時見和諧,時見衝突,反而讓香港的建築空間更形有趣和別具意義。
看建築還是建築
所以,當你看到今次「打開香港」所涵蓋的建築和公共空間便不用奇怪了,五十多座地標建築,包括歷史建築、工廈廠房、休憩空間、教育機構、住宅、商業大廈、設計工作室、宗教建築—全新落成的 TheHenderson, 抑或是百年歷史的屈地街電車廠,抑或是銅鑼灣鬧巿天台的都市農圃,抑或是工廠區的門神啤酒廠,甚至是元朗廢棄棕地改建的阿棍屋(狗房)等。「想像一下,既可欣賞得到扎哈.哈迪事務所設計的商業大廈,同時也可參觀由年輕建築師LAAB設計的狗房,多麼瘋狂的組合!還有,值得一提的是,當中不少是從未對外開放的。」黎雋維說。「坦白說,在討論開放的建築名單,就連我們(統籌委員會成員)也有過激烈的爭辯。」這種思考和探索方式,正正是Open House所強調的開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