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趙麗如
熱門文章
趙麗如
如此人生
ADVERTISEMENT

離鄉背井的offer

12.07.2024
趙麗如
圖片由作者提供

一個人,要離鄉別井,無論是移民、唸書、工作等,總有他或她的原因。我在這次歐洲的旅程上,遇的人和事,令我對現今世代的「離家」有一些新看法。

首站是英國。我多年前曾經在布里斯托(Bristol) 唸書。畢業以後, 曾回去英國幾次,今回帶着三個孩子,住酒店或在同學家,遇上很多移英的香港人或內地人,他們多數是近幾年搬過去的。

《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的舞台劇在倫敦上演,分兩部份,長達5 小時,絕無冷埸。
《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的舞台劇在倫敦上演,分兩部份,長達5 小時,絕無冷埸。

甫到達倫敦,接機的司機R,30歲左右,因為在內地創業失敗, 由東北跑到英國投靠親戚,希望重新開始, 抵英剛剛兩年。 他以開車為生,一天包車遊覽的話, 收500 鎊。疫情期間抵達倫敦的他,不斷跟我投訴物價在過去兩年飆漲。因出外用膳太貴,他自行做飯。他說他喜愛的辣椒粉,兩年前賣兩鎊多,現在盛惠5 鎊,其他食物價錢也好不到哪裏去。他不懂英語,導航是中文版,有空便把英文的單字逐個記下。「我現在看英文單字沒問題,不過要跟英國人對話,還未可以。」他淡淡的說。一個人,完全不懂英語,如果沒有中文版本導航,我不曉得他怎樣開車。他告訴我,很慶幸有機會到英國看看世界的另一個國度,但很想回內地再創業。

倫敦的Green Park,松鼠隨處可見。
倫敦的Green Park,松鼠隨處可見。

好友L剛巧由牛津到倫敦度周末,專程到Notting Hill和我喝咖啡。在咖啡館不遠的一位香港人S以流利英語,站在市集賣喀什米爾的產品和亞洲運過來的絲巾等。她說來倫敦3 年,我問她習慣嗎?她回:「很習慣,其實在哪兒分別也不太大的。」對,「此心安處是吾鄉」,慣不慣或喜不喜歡,關鍵是個人的心態。

S令我想起一位前同事的太太,幾十歲移民英國,聽說成為了英國或倫敦的「陪月天后」,工作應接不瑕, 收入也可觀,我很替她高興。 肯做,應該一定有出路的。

L準時到達,來英3年,她非常適應。 她告訴我,不少有子女的港人,多中產階層,選擇牛津,當然像孟母三遷,期盼子女近水樓台, 被郡內的讀書氛圍感染,一天考入牛劍。她聽說有人在英國,多了時間調理農務,即在花園種菜種花,有人找到大學工作,有人相夫教子,各自選擇了跟香港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巴斯(Bath)的Royal Crescent (皇家新月),是遊客必到之處。
巴斯(Bath)的Royal Crescent(皇家新月),是遊客必到之處。
筆者參觀巴斯(Bath)的羅馬浴(The Roman Baths),欣賞前人的智慧。
筆者參觀巴斯(Bath)的羅馬浴(The Roman Baths),欣賞前人的智慧。

下一站, 回到布里斯托,一位28年前由香港過來讀書然後定居的女同學C跟我說,近年很多香港人移民到當地。她和這兒的香港老友們, 很渴望直接、間接幫助他們。最初,不少香港人查詢的,當然是校網和置業的區域。然後C發現,不少港人會組成Facebook或WhatsApp群組,不過部分資訊跟事實有偏差。 加上有大批的YouTuber湧現,近年部份來自香港的新移民,觀看很多介紹這介紹那的片段, 當中更有人深信不疑,於是以為自己很了解,所以不像沒有互聯網時的移民主動跟當地人接觸, 反而拖慢了部分新移民盡快結交新朋友或融入英國當地。

有朋友在香港,早兩、三年賣了一層600多萬港幣的私樓, 把錢在曼徹斯特買了兩間大屋,一間自住,一間收租,把狗狗也送了過來,展開他的提早退休生活,幾乎天天看香港時事的網站或KOL的評論,間中在廚房煎牛扒及嘆紅酒,吃他的香港花生。開心就好,自己的生活自己選擇。

我的感覺是:有了科技、資訊、 YouTuber、KOL、導航、Google Translate、Uber Eats 等,現世代的移民生活似乎已經不像以往的離鄉別井的孤獨或無助,只是接收的資訊是否正確,可能也要小心選擇吧!不過,不單靠上網,而是要融入當地社會,是永遠不會錯的。

祝願大家也找到自己想過的生活方式。

筆者與子女同遊英國, 除了薯條,吃得最多的,可能是雪糕,孩子門最愛光顧雪糕車。
筆者與子女同遊英國, 除了薯條,吃得最多的,可能是雪糕,孩子門最愛光顧雪糕車。
趙麗如
圖片由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