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年輕作家黃言丹短篇小說集《等待雪崩》 記憶與想像之間的旅人迷宮:或許這些故事無關出走,而是回家。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香港年輕作家黃言丹短篇小說集《等待雪崩》 記憶與想像之間的旅人迷宮:或許這些故事無關出走,而是回家。

b1

短篇小說集《等待雪崩》是香港年輕作家黃言丹的首部作品,書寫旅行與回憶。我碰巧是在飛機上閱讀此書,尤其讀到以小說人物佩妮洛普撰寫的機場遊記,別有一番趣味——當然,單單是那些虛構奇幻的機場,諸如置於雲層上的空中機場,和充斥用來洗滌時間的巨型洗衣機的機場等,本身已趣味盎然。讀着,竟想起我喜歡的小說家卡爾維諾。

 

有趣的是,黃言丹確實在後記提起卡爾維諾。不過,她只是節錄了《看不見的城市》的段落,絕無表示仿效或致敬。當然,比較兩位作者的異同亦非本文重點。

那麼,為何聯想到卡爾維諾?大概是閱讀的最初印象有兩個層面類似:一是書寫城市見聞的天馬行空想像力,二是小說集的結構及敘事形式。

《等待雪崩》主要部分由五個短篇小說構成,故事場景發生在不同城市,伴隨各種魔幻寫實的情節,例如喪偶女子飛往尼斯,與朋友的伴侶談起遇溺去世的出軌丈夫,及後竟遇上水怪;還有男牙醫為了歸還舊情人的秘密盒子而赴加德滿都,意外進入一個名叫「阿德爾瑪」的神秘古城,看見擁有一張熟悉臉孔的鬼魂⋯⋯

與此同時,書中另一部分由名為《佩妮洛普的遊記》的文章貫穿。這位「佩妮洛普」,正是那位男牙醫在飛往加德滿都的航班上遇到的女乘客。他從她手中接過遊記,開始閱讀。於是,在《等待雪崩》每篇小說之間都嵌進了佩妮洛普的敘事。幸好每篇大約四至五頁,因此它出現裝訂錯誤的機率較低。遊記裏精煉地描繪五個不同特色的機場,呈現與五篇小說不一樣的筆觸,構想大膽玄妙,像馬可波羅向忽必烈報告他遊歷過的城市。例如,莫里利亞機場像一間巨型洗衣店,提供的是時間洗滌服務,旅客能清洗原生時間,沖刷記憶,穿上新的時間,過更好的人生。

不難發現,《等待雪崩》以旅行、城市為主軸,對於時間、存在、命定、自由等哲理的深刻思考一概隱匿在故事中。據黃言丹自述,她沒有刻意選擇死亡為小說故事裏的題材,但發現厄難的影子滲進故事的骨髓。難得的是,她的文字擺脫沉重,輕盈地遊走於遊記與虛構,記憶與想像之間。

說回黃言丹在後記引述了一段馬可波羅的說話:「每當抵達一個新城市,旅人就再一次發現一個他不知道自己曾經擁有的過去:你再也不是,或者再也不會擁有的東西的陌生性質,就在異鄉、在你未曾擁有的地方等着你。」她藉旅行經驗,以及書寫旅行,穿越現實世界和個人敘事的兩種時間,以距離換取回溯與重組身份與無家的困頓的空間,正如她所言:「或許這些故事無關出走,而是回家。」

 

 

《等待雪崩》

作者:黃言丹

出版:水煮魚文化

定價:港幣一三八元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