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長洲新開了一家名為漫活堂的Café,選址為一座三層高的八十年代老建築,保留了從前住家的傢俬,當中一組門口屏風竟是來自長洲戲院,由設計師兼木工工匠Katona Mihaly修復,刷掉門面原本的油漆,還原木色。Café內還有不少其傑作,例如把數塊舊玻璃窗框合併成魚缸;把舊木櫃的抽屜、門鉸位修理等,耗時半年。
三十八歲的Katona來自匈牙利,曾旅居荷蘭、德國等多個國家,每一個居處,他都會到處拜訪當地木匠,2011年,他陪伴港人妻子回流香港,與中、上環一帶的木匠聊天,即使言語不通,對方見他熱心學習,更毫不吝嗇地送他大量實木,這些實木便成為了他在長洲的工作室Wood Art Studio的開始。Katona的木工都是自學得來,他認為舊木傢俬就是最佳老師,「我最近為一個長洲居民復修一道1935年的柚木門,其結構及細節與漫活堂的樓梯木門一樣,可以推算是島上同期作品,當中木條組件不是牢牢釘死,正為了應付天氣溫差。」
實木製作
他堅持一定要使用舊的實木,因為木材必須經過數十年的露天風乾日曬雨淋,無數次的冷熱膨脹才耐用,普遍傢俬公司早已沒有這耐性,新木砍下來,不到數年便用來生產,結果傢俬易爆裂,愈見不耐用。
他在島上為人手工製作家具兼復修家具,「我每次都是根據回收得來的木材紋理、材質來設計,木頭本身有生命,它會告訴我想變成什麼模樣。」Katona微笑道,故此他完全不介意舊木上些微崩位或瑕疵,「若整個設計是適合的,瑕疵反而成為其特色,不會如市面的傢俬那樣,千篇一律。」當中一張二手法國實木書桌,原本主人嫌它殘舊,一隻桌腳更被狗咬崩了,Katona回收後,用相同材質的木頭填補桌腳,並把桌子的藍色油漆刷得斑駁,做了防白蟻處理,再塗上獨有的天然保護層,並將抽屜面碼上一層新布,意外地漂亮,「它的主人後來見到,還想向我買回來,但我不會賣了。」他自豪地道,朽木幸運地遇上知音,繼續承戴歷史,讓人好好使用。
後記:花時間的細活
「三分做,七分修」,鋦瓷工匠陸珊引述其師傅的一句,為修補行業點題,職人凝神專注,透過雙手觸摸修補對象,灌注漫長時間與感情,改變了物件外觀,最後也改變了工匠心態,對物多一份敬惜之心。
Wood Art Studio
www.woodartstudio-h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