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環保國際盛事Our Ocean Conference於29至30日在印尼峇里舉行。”It’s just a saliva meeting”,眼前人怕我不懂saliva meeting,我回答說,廣東話也有類似說法─口水會。
說”saliva meeting”者,是來自菲律賓的Von Hernandez。這位獲《時代雜誌》授予「環境英雄」稱號的人物,認為這是一場環保大拜拜,國家、大企業口口聲聲關愛海洋,過去卻許下不少最終「彈票」的自願減廢(塑)承諾,要不,就是糖衣毒藥。
「你為什麼還要去?」我問。Hernandez答,總得聽其言、觀其行,做好監督,以免對方「吹水唔抹嘴」。
全球環境運動博弈通常由大國操盤,小國不易躋上要角。偏偏Von Hernandez就是小巨人大衛,有足以扳倒污染巨人歌利亞的能耐。
這兩年,國際間的廢塑料品牌調查漸成風氣,Hernandez是重要推手。他推動人們在淨灘時,把能識別包裝商號的膠袋、膠樽、食物包裝等廢塑料,按品牌分類統計,梳理出更多資訊:原來全球一半以上的廢塑料包裝,均出自可口可樂、百事可樂、P&G、雀巢、聯合利華等跨國龍頭企業。
過去數十年,淨灘活動都把撿到的垃圾分類為煙頭、膠樽、瓶蓋、購物膠袋等,鮮有探究背後的生產者,更不會追問生產者該負的減廢承擔。長期下來,淨灘文化不自覺地把海洋垃圾簡化為個人責任,或者是無公德心者的問題。Hernandez反問:難道我們就輕輕放過那些生產過度包裝、短命膠,和難以分類回收廢品的國際餐飲及零售大戶,讓它們繼續躲在暗角,卯力地轉動生產機器?
Hernandez在東南亞環保圈赫赫有名,長年擔任綠色和平東南亞的「揸fit人」,關顧版圖涵蓋菲國、印尼和泰國等地,贏過有綠色諾貝爾獎美譽的高曼環境獎(The 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ze)。得獎者介紹頁上,第一句這樣寫:「儘管面對(污染)行業激烈的施壓和政府的貪腐」,Hernandez依然頂住壓力,促成菲律賓成為全球第一個頒布禁止焚化爐法令的國家。
拒絕焚化爐,不代表垃圾從此消失。於是,Hernandez推動菲國通過《生態固體廢物管理法》,以回收分類、廚餘堆肥等減廢舉措,開創焚化以外的永續廢物管理路徑,同時為政府創造就業和收入。
眼見廢塑料危機日益嚴峻,Hernandez近年自立門戶成立Break Free From Plastic行動網絡,出任全球協調人。如果說,擁有豐沛資源的跨國企業是海洋垃圾的大巨人歌利亞,那麼Hernandez的品牌運動就是大衛,致力整合全球公民團體的調查數據,把企業的減廢責任攤在陽光下,儲足「彈藥」擊倒污染者。
(本欄目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