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米】後記 米業正是台灣農藝復興的生動示範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農業

【台灣米】後記 米業正是台灣農藝復興的生動示範

7

「米的故事,正是台灣農藝復興的生動示範。」在池上的餐桌上,偶遇台灣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蔡晏霖。關注農業多年的她同時也是台灣農村陣線成員,她分享道:「過去五年來,『農』的意象與實踐在主流社會的能見度愈來愈高」, 她把這現象稱為農藝復興,並且認為有三個重要的面向:

第一,農「義」復興,台灣農業從 1980年代起逐漸被邊緣化;農民、農村、農業被當成是所謂的三農「問題」,農地則被高度商品化,成為投機者炒作、盜挖砂石與回填廢土的標記。如今人們開始意識到,當糧食短缺時,農業不再是商品, 涉及生存危機。當食品安全問題四起,生存之道,便是與土地重修關係,親自與農民當朋友。

最關鍵是,台灣社會逐漸意識到,除 了生產糧食,「農」還具備了涵養生態多樣性、調節氣候水土、孕育文化、提供心靈歸屬與社會連帶等種種多元價值。廣義地說,「農」其實正是人類文化與大自然的交界地帶,人類許多發明與智慧累積都是環繞着「如何向自然討飯吃」這個中心議題而開展的。

農藝復興的第二面向是農「譯」復興,也指愈來愈多人在做文化翻譯的工作,讓消費者看得見農業的精采,以農為精神用行銷包裝幫農民說故事。許多小農的故事與生活形態農業,吸引了更多人返鄉務農,或做農產加工品,或者成為農村的消費者。

最後, 蔡晏霖談到更具體的「農 (技)藝復興」,一方面指農人勇於減少對化學肥料與農藥的使用,改為追求對自然環境友善的耕作技藝。友善耕作既照顧了環境,也照顧了消費者與農民自己的健康, 同時讓農人減少對於肥料公司與跨國農藥產業的依賴,重新拾回自主耕作的尊嚴。

erc131031yimin-56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農業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