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焦點
社會
藝文
設計
飲食
專欄
健康
教育
時尚
創活
影片
明周文化
# 復耕
我的收藏
0
你尚未有任何收藏。
所有收藏
電影
明周人訪
書
懷舊
移民
傢俬設計
打開香港
M+
大地藝術祭
復耕
焦點
2024.10.30
新界東北最後村民 尚未安居 何處是吾家
【新界東北最後村民】被收地後依然耕作 以東北菜連繫已逝社區 農夫無償送菜予老街坊
新界東北
農夫
寶石湖邨
焦點
2024.09.30
種米的原因
復耕三年,只為一碗「水口米」?香港觀鳥會項目經理張家駿:「稻米可以吸引鵐科雀鳥停留、覓食,是它們長途遷徙的中途補給站。」
水口米
香港觀鳥會
保育
焦點
2024.09.20
種米的原因
種米其實為記錄?民間團體「大地予我」:「我們想出一本香港本地稻米品種圖鑑!」
大地予我
大埔林村
稻米
焦點
2024.09.20
種米的原因
花腰仔、老鼠仔、白殼齊眉……你必須認識的香港本地米名字!種子庫的嶄新科技能鑑別傳統水稻,但能否重塑被遺忘的農業歷史?
農業
香港種子技術及教育中心
種子庫
焦點
2024.09.11
種米的原因
香港也有「植物挪亞方舟」?水稻復育的必須,深入中大種子庫,看項目統籌邱美玲日常工作,如何留住穀種
種子庫
香港米
水稻
社會
2021.05.07
【農業園發展 最後的蕉徑】堅持種好本地菜 蕉徑農二代文哥:香港農夫面對最大問題是與大陸菜競爭
蕉徑
農業
農業園
飲食
2021.03.05
港產.啡(上):首批荔枝窩咖啡掛耳包順利誕生!不喝咖啡的咖啡農 如何用五年時間成功培育咖啡樹?
咖啡
掛耳包
荔枝窩
社會
2017.06.04
【元朗有種米・續】元朗絲苗追溯明清 曾遠銷至美國
元朗
復耕
泥土
焦點
2017.06.04
星期日人物
【星期日人物】元朗有種米|Mole Yeung
復耕
新興農場
星期日人物
焦點
2016.09.24
慢活
【土丘 】後記 香港如何看待土地
土丘
本土
自給自足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