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焦點
社會
藝文
設計
飲食
專欄
健康
教育
時尚
創活
影片
焦點
臨別的選擇
所有焦點
我的收藏
0
你尚未有任何收藏。
所有收藏
電影
明周人訪
書
懷舊
移民
傢俬設計
打開香港
M+
大地藝術祭
焦點
臨別的選擇
7
在家安寧
美國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人知道自己快將離世,會變得更堅守個人精神信念,捍衞自己信仰,同時努力提高自我價值,人如果能進一步思考自己將如何死去,或死後將為家人產生什麼影響後,內心也會變得無私,更願意思考生活中的細節,並關心自己生活的目標和與社會的聯繫。 所以思考死亡,並坦然地探討死亡,是對生存最大的尊重。 雖然死亡是最後的道別,但如可和最重要的人一同感知死亡,為此作準備,留在熟悉的人和環境中,其實已是人間最好的離別。
01
2020.12.21
序:一個老人夢
人口老化
器官衰竭
抒緩治療
02
2020.12.21
六十歲的我陪媽媽走最後的日子
人口老化
器官衰竭
抒緩治療
03
2020.12.21
「賽馬會安寧頌」計劃 提升社區晚期護理服務質素
人口老化
器官衰竭
抒緩治療
04
2020.12.21
婆婆們的海邊散步 不一樣的旅程 相扶過一樣的歸途(上)
人口老化
器官衰竭
抒緩治療
05
2020.12.21
婆婆們的海邊散步 不一樣的旅程 相扶過一樣的歸途(下)
人口老化
器官衰竭
抒緩治療
06
2020.12.17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有選擇 才能減少遺憾
人口老化
器官衰竭
抒緩治療
07
2020.12.17
【臨別的選擇】社區安寧不可「獨」? 青花魚之年一個人的舞步
人口老化
器官衰竭
抒緩治療
推介焦點
焦點
大阪世博2025
6
焦點
革新吧!日本文具
4
焦點
Mini HK: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16
上一個焦點
所有焦點
下一個焦點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