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共屋邨,可以說的故事實在太多。論歷史與政策,有滿載血與淚的大火作為導火線,有以人為本的在上位者作出政策上的延伸。論美學與設計,講求效率與實用性的徙置邨亂中有序。追求更高層次的話,更可獲壯麗之名。翻開歷史、研讀平面圖,你可以窺探當年故事。但活在記憶中的人情味、流轉在舌尖上的甜酸苦辣,卻永遠是最真切、最富共鳴的。打開地圖,我們努力尋味。
沒有外賣熊貓的年代,走廊總是響起缽仔糕婆婆與賣糖大叔的叫賣聲。未有商場的設置,樓下拉起帆布就有齊粥粉麵飯與鹹魚白菜。伴你上學、上班或「上車」的,是一口實實在在的七毫子菠蘿包。靜處偏僻山上的茶記,有齊炸髀、西多與頹飯,正好解決一日三餐。還有一粒逝去了的「冬菇蒂」,冬不暖夏不涼,卻是街坊歎「茶走」的落腳處。在二○二○一片混沌的終章,我們重溫這些味道。老地方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