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電台不死」,在採訪過程中,受訪者都顯得有點好奇,反過來問我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目。策劃這專題,其實是筆者希望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有天我一邊開車,一邊聽着電台的音樂節目,坐在一旁的友人說我老土,二〇二二還聽收音機是什麼玩法,為什麼不駁藍牙聽歌云云⋯⋯
真的不明白,聽收音機何時跟「老土」串連?電台真的跟這世代脫節了嗎?其實我還是深信,仍會收聽電台節目的大有人在,或許你身邊已有幾個,只是,他/她未必會主動告訴你。最後,我也證實了我的假設:還有人聽電台、還有人很需要電台。
電台的聲音在我生活中也佔一席位;每個星期日我都會準時收聽資深DJ陳海琪的節目,聆聽由她精心準備的中外流行曲。不要以為前輩只會播放舊歌,她亦會為聽眾推介新人新歌,因她節目我才認識張蔓姿和雲浩影,正如她所言:音樂不分新舊,只分優劣。
她亦開放了個人instagram,每次都定下主題讓聽眾點歌。某次主題為「相遇」,我也心血來潮點了一首《人生何處不相逢》,當被她選中播出的時候,內心不知怎麼有點莫名的感動。其實科技發達,我大可以在YouTube、iTunes隨意點播,但在大氣電波下聽着,好像有人跟自己分享同一份心情一樣,這份感覺是無可比擬的簡單,但很滿足。
電台死不死,我不肯定,至少在這一刻,未。但電台所傳播的聲音和那份感覺會不會消失?我覺得並不會,因總有人會珍惜,特別在這世代,簡單、純粹、真實的聲音難求,我們都應更珍惜,讓聲音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