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所有焦點
精選焦點
女性形象 流行文化慾望圖譜
COLLAR年頭出道,出道歌《Call My Name!》至今獲250萬點擊,掀起 一陣「女團熱」。她們在歌中唱,「我發亮就是為了你」,有意無意道出了普遍女性走進流行文化,發光發亮,最先其實是為了討好「你」──即大眾的目光、慾望與索求。然而,這些大眾目光,有否限制了女性藝人的發展,抑壓着她們的自我,滯礙了社會性別平權的進步?今時今日,香港應有怎樣的女性藝人?通過這期封面故事,我們探討二〇二二年的香港流行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從女團現象出發,了解真實在追逐夢想的女性,再從觀眾、媒體人和學者的觀察中,體認女性在這時代中,在流行文化工業裏的血汗與掙扎。
8
進入焦點
登山男女
要說香港的地理,第一句必然是:香港山多平地少。說香港多山,有幾多?這座以高度發展聞名的城市,有六成土地屬天然山坡,四分之三屬郊野範圍,稱之為山城一點也不為過。在疫情時代下,世界各地的城市人紛紛奔往郊外,在山間呼吸自由空間,引發全球性的戶外熱潮。香港人當然也不例外,假日熱門行山路線更是人頭攢動,儼如置身鬧市,垃圾遍野;亂象頻生之下,正是反思之時。跟都市登山男女走進山裏,他們因為什麼嚮往山野?是什麼令他們放下安逸,背上沉重行裝,往山裏去之餘,再行多一步?他們攀登的到底是座怎樣的山? 如何登山、見山,從而知山、敬山?
6
進入焦點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此時此刻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對烏克蘭東部地區實施「特別軍事行動」,正式進軍烏克蘭。烏克蘭隨即陷入戰爭狀態,全國各地烽煙四起,國際間密切關注戰事,多國先後宣布加強制裁俄羅斯,但美國及北約同樣表示,不會派兵到烏克蘭增援。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誰與我們一同作戰?坦白說,我看不到。為了保家衛國,只能靠我們自己行動。」 烏克蘭這個名字,此時此刻,仍在地圖上。但將來呢?
16
進入焦點
後水貨客時代 還原石湖墟
人們對石湖墟的認知,在近十多年,可能只是一滿街藥房、內地客泛濫之「水貨城」 。 受疫情影響,水貨客退潮,這兩年間,石湖墟回歸平實,年青一代找到機會進駐創業,帶來新朝氣。其實石湖墟有着近百年歷史,演變翻天覆地,亦見證着上水的發展、新舊融合,雖然一直缺少相關記載,但確實有著墨之價值。此墟早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建立,是上水各鄉約的商業中心。五十年代經歷兩場大火後,於六十年代重建出現今的墟市型態,現存大部分古老建築,都是在當時所建。墟中也存在不少屹立數十年的街坊老店,滿載濃厚人情味。今期封面故事將聚焦在退去囂鬧的石湖墟,還原老墟的風貌,當民生老店尋回生存空間 ,新和舊如何在石湖墟裏並行?  
7
進入焦點
今期流行 中式廚師發辦
Omakase,意指「拜託、全權委任」,有信任之意。過去主要用於日本壽司店之中。客人把這一餐的選料、安排付託給廚師,中文意譯為「廚師發辦」。這種餐點模式在近十年、甚至二十年被推崇備 至,同時也影響整個飲食界的發展。素來祟尚日本飲食文化的香港人,近年對Omakase更是着迷。根據 Google搜尋趨勢的數字反映,二〇〇九年起大眾對於「Omakase」一詞已偶有關注,二〇一七後大家對它的 熱度更是節節上升。「廚師發辦」除了常見於壽司界之外,更逐漸出現在一些非日式餐館之中。酒吧推出Omakase Cocktail的 服務,麵檔大玩海鮮Omakase車仔麵⋯⋯近幾年就連「陀地」中菜都掛上了「廚師發辦」的字眼。想當初,Omakase的原則和特色是什麼?放諸中 菜,到底是偷換概念、純粹取巧,抑或真可成功移花接木,嫁接出一種嶄新形式?我們借由滿載中菜的農 曆新年,反覆鑽研及思量,看看中菜師傅們又有什麼看法?
6
進入焦點
歷史碎片 隱密發聲
在一切轉瞬即逝的年代裏,保存和記錄尤其重要。翻開這期封面故事,你會讀到軍事史、機構史、藝術史、建築史,以及那些致力保存和書寫這些歷史的人。檔案保存和歷史書寫或予大眾枯燥沉悶的感覺,但投身其中的人,自是找到了趣味和意義。受訪者教我,認識戰爭歷史細節可培養人們對差異的理解,繼而更懂得明辨是非;回顧機構歷史起伏興衰,會知今日的成就得來不易,更珍重前人付出;看到藝術史中的空白遺漏,更想讓小眾的聲音被聽見;了解過戰後建築在歷史脈絡中的價值與位置,或會轉以另一種視角審視拆卸與保留。歷史,之於他們,是改變現狀,影響未來的知識泉源。
6
進入焦點
柏林,異鄉人之城
8
進入焦點
難為記者
所有壞消息,對記者來說,都是好消息。唯一例外的壞消息是,記者自己的生存受到極大威脅。生存受到威脅,有兩個意思:一是記者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一是這個行業再無法讓記者以過去那種方式存在。《明周》記者莫坤菱採訪了不同年代的記者,有人在十字路口徘徊,有人選擇離去,有人一往無前。林社炳說:「世界需要記者。」也許,老記者從來不會死,他們只是慢慢離開。(圖為當年陪炳哥出差的好拍檔。)
13
進入焦點
島嶼情書
起初,神創造天地,把天下的水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那時地都連在一起。幸好,後來神看來不夠好,把地分開,創造了島。海中往往有山可依止,曰島;島,到也。人所奔到也。從來沒有人數得清地球上有多少個島, 但其中有二百六十多個島嶼,散落在香港一帶,島與半島,構成這座城市的不同面貌。大海之於島嶼,是包圍,也是隔離,是分開,也是連結。每座島嶼,在汪洋中自有一片天地,島民安居於其中,也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疫情之下,搭一程船、渡一片海,離島是港人可以旅遊的最遠地方,一度令島嶼難以負荷。人潮散去,海潮依舊,島民漸漸回歸平靜,島嶼生活為何珍貴?為何難得?
6
進入焦點
離散之年
來到今年最後一期的封面故事,當編輯部討論二○二一年的關鍵詞時,我們很快便決定了:這是離散的一年。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老生常談的是,人生是一趟不斷練習道別的旅程,隨年漸長,面對愈來愈多的生離死別,有時來不及道別,每每痛得扎心,像對方離開之際一併帶走佔據自己心裏很大的重量。然而,這一年的離散撼動每一個香港人,無關年歲、階層,我們都被時代暴烈地推到分離的路口。Nostalgia,在希臘文的詞源是回歸的慾望無法滿足的痛苦,這年的香港,鄉愁除了離人思鄉,也是告別昔日種種美好、心無處安放的痛苦,讓人陷入更深邃的茫然失措。正如早排大家都分享音樂串流平台的年度回顧,這年我最常播放的是my little airport的《那陣時不知道》:「那陣時不知道/置身的日子都發亮/眼光裡藏著的囂張/往後已不再同樣」 以前難過時仰望着the best is yet to come,如今從受訪者口中聽到的卻是the worst is yet to come。這年一波波移民潮與解散潮沖散了社會,當羣眾被迫各散東西,我們要思考的是回歸到每一個人自身怎樣在不同位置持守心中的信仰,彼此共同擁護過的價值如何不被扭曲,真實發生的歷史如何不被粉飾抹去。 告別二○二一,祝願各位讀者新一年平安喜樂。但願今日離散,他朝再聚。在約定之日來臨前,try to hold on to what matters most.
9
進入焦點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