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所有焦點
精選焦點
校褸誌
在每個人的青葱校園歲月中,都必定擁有過一件校褸。 它作為冬季校服的配備之一,未必會時常穿,但總有些日子會派上用場。談不上很喜歡,但學生一般只能接受。今期封面以校褸為主題。除了探索上一代的校褸何以為西裝剪裁,也從老牌校服商口中聽「大地褸」的生死,及聆聽穿着者的經典回憶,思索校褸的核心意義及價值。假如冬天不再來,我們是否就不再需要校褸?還看近代,校褸市場大變, 款式、用料都有變革。在誌記這一種改變時,也試圖啟發想像,校褸應該如何變,才能保留核心價值,在應對時代需求時也不失意義。
6
進入焦點
數碼貧窮
劏房戶的基層學童,因設備和網絡問題,上網課時遇上困難,成績大倒退;長者因為不懂上網,申請消費券、預約複診都成為難題;無家者孑然一身,沒有智能電話便難以進入體育館洗澡,因為要掃QR code。數碼貧窮除了是資源分配問題,有沒有所謂的數碼能力,簡單而言即是懂不懂用手機、上網,都是網絡貧窮重要成因。 幸而不少有心機構伸出援手,幫助他們追落後;可是,當數碼化進程愈見急促,單靠民間力量又可以救到幾多個?近年政府在《施政報告》裏,常常提到要發展智慧都市,硬件當然是重點,更重要的,會否是保證社會每一分子,都能享受到智慧城市的便利?
8
進入焦點
回家.喝湯
湯,無疑是一部時光機器。 秋風不燥,行逛街上,撲鼻而來的糖炒栗子、熱朱古力、肉桂卷……聞起來溫暖卻撩人,擾動了思緒和欲望;但我們都深知道,唯有家裏待着的湯與飯,那氳氣裊裊的熟悉香氣,才叫人最感到溫暖和踏實。 寧可食無菜,不可飯無湯。湯既為廣東人其中一項飲食「文化」,即寓意着一種「約定俗成」,當中包括湯料組合的承襲,如西洋菜總搭鴨腎,青紅蘿蔔總搭粟米,蓮藕章魚總搭花生眉豆;以及內斂父母傳遞關愛的「暗語」。但亦因為湯的模樣百年不變,能隨時把我們的記憶拉回童年,那曾經與父母、親人圍枱吃飯的熱鬧氛圍。縱然見識隨年紀漸長,喝過中菜廳的花膠燉湯、拆魚羹、水魚湯……家裏的湯也許未能滿足舌頭,但它可愛在樸實如一,可在日常中追回停住的時光。 今期我們以四個溫馨的故事,勾勒出廣東湯的輪廓:柔與烈、鹹與甜、傳統與創新……湯的世界很大,不但盛載「不時不吃」的養生智慧,也容納了很多對母子、母女、夫妻的感情,超越單純的味覺享受。 雖然疫後生活物價上漲,為一家人熬一鍋湯,買一趟肉腱、蔬菜、南北杏等已動輒過百,但那回憶、那關愛、那叮嚀,卻是無價。
4
進入焦點
末代工廠 夕陽之歌
今期封面專題講房委會決定拆卸「四廠」,重建成住宅用途,即葵涌葵安、九龍灣業安、火炭穗輝和長沙灣宏昌四座工廠大廈。距離逾二千廠戶全數遷走的期限,只剩一年,偌大的工廈,不久將人去樓空。消失的工廠,也代表那個靠汗水、靠努力、靠勞動、靠堅持,就可以換到美好將來的日子變成歷史。 借梅艷芳在告別演唱會的最後告別,「夕陽很美麗,但眨眨眼便會變成過去,所以我們要把握每分每秒。」我們要把握記錄歷史,城市不是憑空發展出來的。
8
進入焦點
M+開幕與香港藝術
M+開幕數天,毫不意外,多個主題展覽中,以《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最受公眾關注。人們詰問艾未未那張「中指圖」的去向,爭辯其裝置作品《洗白》的寓意,或為M+展示王興偉關於八九民運的畫作《新北京》而莫名欣慰。今期封面,探討站於十字路口的M+以至香港藝術何去何從。先追溯M+的來龍去脈,察看其開幕展覽特色。也採訪三位在M+設有展覽或有作品被展出的藝術家,問他們對M+的初步觀感,在當下創作的感悟。最後宏觀西九文化區後續數年發展及本地重大文藝政策及建設,藉此想像未來——但願眾聲喧嘩,百花齊放。
12
進入焦點
當代舞 四代人
今次封面為「當代舞 四代人」,顧名思義集合了四位不同世代的本地編舞家,採訪他們每一位獨特的編舞創作,有個人生命感思,亦關乎城市環境,同時也反映本地舞蹈藝術發展的不同狀況與困境。而在訪問的最後,我都會問他們同一道問題:你會為當代的香港編一支怎樣的舞?他們的答案或抽象或概念化,然而正正就是當代的寫照。
6
進入焦點
精品咖啡再發現
近這兩年,坊間獨立咖啡店花開遍地,他們都高呼自己有着不一樣風味的高質單品咖啡豆,配合講求手藝的沖泡法,品喝時通常不加奶不放糖,欣賞不單止是杯裏芳醇的黑液,還有烘焙師和咖啡師背後付出的情感,相比在連鎖店飲到無甚個性的倒模式出品,它們如像精品;那種味覺的體驗,明明是啡,卻像茶。
13
進入焦點
粵劇新浪潮
世界每天都在變,很多傳統文化也敵不過時代巨輪而逐一流逝。可總是有一些「舊世界」的產物至今仍在苦苦支撐着;粵劇應是其中之一。 回看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粵劇佔據當代香港人的生活一大部分,阿哥阿姐阿叔阿嬸,有誰不曉得哼唱一兩句流行曲目?只是,隨着更多娛樂的出現,人們有了更多選擇,粵劇逐漸被孤立,被定型為「老人家的玩意」,被批判成守舊和不求進步的產物。 那麼,粵劇消失了嗎?沒有,粵劇依然每天在劇院裏上演着,亦有愈來愈多的年青新血投身梨園。他們不認同「粵劇=老土」這條公式,沒有放棄拯救這瀕臨失傳的傳統藝術,仍想找點新方法,另覓新路向,在不偏離傳統精粹的前提下,把粵劇精神延續下去。 在「粵劇新浪潮」專題故事裏,我們找來數位新世代粵劇人,透過他們在粵劇創新路上的故事,感受一下他們的粵劇的那份堅持。或許看罷之後,你會對粵劇提起興趣來。
8
進入焦點
談漁:本地水產養殖是大未來?
談及對海產的狂熱及用量,香港人可謂「世界級」。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報告,二○ 一七年香港每人平均消耗66.5公斤海鮮(全球人均消耗量平均二十公斤),大家都在把魚蝦蟹當飯食嗎?且不談大家怎樣鯨吞海鮮,竭澤而漁也有乾塘的一天,倒不如來探索未來我們還可以吃什麼?再依據FAO數字(摘錄自二○二○年《世界漁業及水產養殖狀況》),水產養殖對全球魚類總產量的貢獻一直在持續上升,從二○○○年的25.7%升至 二○一六至二○一八年間的46%。養殖與捕撈的水產比例未來可望平分秋色,為有限的海洋資源分擔人類 無窮的消耗量。放諸香港,水產養殖可行嗎?
7
進入焦點
拆解NFT加密藝術熱潮
二○二一年藝術世界的年度關鍵詞,首選「NFT」(非同質化代幣),甚至有人稱今年為「NFT元年」。這一年,NFT風靡全球,各個創作領域都在討論NFT,但最受NFT衝擊的,應數藝術圈。三月,數碼藝術家Beeple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的NFT,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6,900萬美元(約5億3千萬港元)天價成交,讓NFT頓時引來廣泛關注,自然也有不少人對NFT趨之若鶩,爭相投入NFT,惟恐落後熱潮。但究竟NFT是什麼? 當NFT異軍突起,區塊鏈技術撼動着數碼創作生態,潛力無可估量,藝術界如何回應? 這波風潮會否根本地改變藝術世界?帶着這些問題,我們走訪拍賣行、畫廊、藝術展主辦人、加密貨幣業界,以及藝術家,且看他們怎樣回應這個瞬息萬變的NFT新時代。
11
進入焦點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