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所有焦點
精選焦點
鯨逝證言
二十年前的七月,一尾小抹香鯨於西貢擱淺,由近百市民搶救八小時後不果。二十年後,有另一條布氏幼鯨游進香港,最後在眾人注目下浮屍西貢。 幼鯨隕落,眾人熱情隨時間冷卻。我們嘗試找來這十九天伴鯨魚走過一段路的目擊者,拼湊出幼鯨不同階段的軌跡。有保育者曾每天出海觀察幼鯨,到最後只能協助鯨屍下土。亦有攝影師因工作拍攝過活鯨,也因工作拍下鯨屍解剖,與其後被自然分解成骨的場面。  人們期望鯨落能如詩般溫柔,在深海滋養萬物。然而現實混雜蒼蠅與腐肉,鯨屍仍在萬宜水庫西壩,等待一份死因證言。一尾幼鯨的殞落,也會為這個城市留下養分,還是僅止於聳人的網絡標題與打卡照片?
7
進入焦點
四廠被逼遷戶的故事 香港工業掙扎求生
前年五月,房委會突然宣布,重建其轄下四間工廠大廈,即葵涌葵安、九龍灣業安、火炭穗輝及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多達二千戶受影響租戶,必需於十八個月(即二二年十一月)內遷出。時值疫情肆虐香港,頓失租用已久的單位,被逼遷的四廠租戶,站在十字路口,前景茫茫。 今次封面故事,是前年刊出的《末代工廠 夕陽之歌》(2766期)封面延續,跟進報道四廠租戶逼遷的情況。少數租戶決定搬遷重新上路,他們克服了多少困難才能重新上路?年長、年青兩代人心聲如何?今日香港還有多少 ?
4
進入焦點
老派福食之必須
福食或者員工餐,今天已經寥寥無幾, 也許常見於酒店、餐飲等行業,但曾幾何時, 有關安排均散見於各行各業,甚至是籠絡員工的重要「手段」。用「食餐好」來提升士氣,古今中外皆然。今期我們找到酒店和餐飲集團員工餐廳的主理人,分享怎樣令同事熱愛在canteen用餐;包伙食公司怎樣在現今社會靠質素和靈活性爭取生存空間;潮州伙食文化蘊藏的人文關懷精神和傳統店舖住家福食。還特別請一些經歷過包伙食歲月的前輩分享其中滋味,有趣的是,他們竟不約而同從一塊布說起......
5
進入焦點
走訪美墨邊境 圍牆下的離散與苦難
邊界,劃分了兩個地域。有人從此岸看過去,有人從彼岸望過來。人們穿越邊界,為了過更好的生活。 為了逃離貧窮、暴力與政治動盪,多年來一波又一波無證移民冒着被追捕、受傷甚至死亡的風險,試圖入境美國。在邊境掙扎求存的移民,經歷了甚麼?他們抵達美國後,又要面對甚麼? 我們從墨西哥北部邊境城市蒂華納(Tijuana)穿越到美國聖地牙哥(San Diego),探尋一個個異鄉客、救援者與記錄者的故事,見證圍牆所隔絕的苦難與離散,但又未能斷開的愛、親情與互助。 走到地球另一端的美墨邊境,移民面對的離散與抉擇、傷痛與恐懼,是如此 遙遠卻又熟悉。
8
進入焦點
不是浪漫,是生存:獨立書店新潮流
近年的獨立書店新潮流會是曇花一現嗎? 這是我年初最早的提問。 短短幾年間很多獨立書店開張,初期我做過不少採訪報導,和店主談開書店的理念、定位,離不開想推廣閱讀,連結讀者。隨着愈來愈多新書店紛紛湧現,我開始疑惑,每逢新書出版豬肉枱是否有點重複?真有那麼多閱讀人口養得起嗎?雖說書業以外不少都由活動幫補收入但長遠來說如何賴以生存?我們能否從中學習甚麼獨立書店生存指南? 話雖如此,抱歉今期專題無法提供一個具體解決方案。多間受訪書店都坦言,唔賺錢,預咗蝕。他們的確嘗試困境中覓出路,然而獨立書店以至各種文化產業面對的困難壓力遠遠不止經濟。這期只能匆匆記下這波新潮流裏的掙扎與浮沉,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願我們都能擁有。 作為較老派的讀者我喜歡逛書店看實體書,也是相遇的場所。獨立書店新舊交替,這邊開店那邊結業,正如所有事物有始也有終。但我會記得那些和你一起待在書店百無聊賴的日子。像最近西環的hiding place宣布結束時,引用林家謙單曲〈記得〉一句「故事最終必須親口講再會」。我比較喜歡末段的歌詞: 「請記得誰和誰掠過 請記得還有一份愛 不怕什麼 請記得留住感覺 過渡在人海 我感激 曇花盛放」
7
進入焦點
我哋「夾」
人大了就常常後悔,何解不趁青葱歲月選練一樣樂器,嘗嘗夾band滋味。讀書年代,校園裏的風頭躉總是離不開那些玩音樂的團伙;即使在沒有任何樂器的課室內,他們都能用一枝筆、一張檯,將擊鼓之神態還原,盡現band友之熱血。 然而,作為旁觀者,也見證過不少原本攬頭攬頸,friend過打band的樂隊骨幹,因不同原因分道揚鑣,老死不相往來,尤感可惜。 拆夥背後,除了因音樂理念不一致,更多時是「夾唔到」,合不來。這種講求默契,但又牽涉個人風格(以及性格)的團體活動,磨擦、碰撞自是少不了,卻還是有一些樂隊能並肩走過幾個十年;由磨擦漸漸到磨合,過程之中,大家都上了關於忍讓的一課。 夾band其實也像社會縮影;但凡涉及人與人關係的事宜,「夾唔到」的情況,大可發生在任可一個場合,辦公室、校園、甚至家庭裏。怎樣跨過由矛盾造成的裂縫,是我們一生的學問。或者,我們能夠從band友身上學習一招半式,終生受用。
5
進入焦點
環境議題
47
進入焦點
咖啡新論
咖啡顯然已是一門當代顯學—即使它從未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佔一席位。 但打從千禧年之後,經過多少咖啡職人的努力不懈,咖啡不再是茶餘飯後的調劑,而是小資中產的生活良伴、年輕人的共同語言。此刻你手裏握着的,不管是有美輪美奐的拉花奶啡,還是潛藏爆炸水果風味的手沖黑咖啡,我們都得承認:相對其他食物,人們面對咖啡早有不一樣的心態與感受。 亦正因如此,我們對咖啡的討論也漸漸不只有「好不好喝」或「是不是用單一產地豆子」,而是開始觸及更多背後的東西,比如咖啡農的風評、烘焙師的風格,甚至是沖泡法及風味結構,是為一種認識城市,甚至世界的新形式。既然科技對咖啡有了新衝擊,衍生各種嶄新後製處理法,那麼我們對咖啡的認識與感官認知,亦理應提升。
8
進入焦點
匠人論刀
今年初,高懸在深水埗「梁添刀廠」大刀招牌拆卸了。雖然大招牌不見了,但對刀廠零售店的生意影響不大,除了本地和內地客人以外,產品更遠銷歐美各地。 香港人對食的要求向來高,不少人吃着吃着就想自己動手煮。近年在家自煮的風氣不斷提升,除了對食材要求高,處理食材所用的刀具亦更見專業。除了中式廚刀以外,不少人亦對日式廚刀萌生興趣。身邊有不少刀具愛好者和收藏家短時間內購入多把廚刀,殊不知那只是開端,究竟去哪裏買?買回來怎樣用?如何打理保養?如何正確使用廚刀?是否擁有多把廚刀就是好? 這些細節,原本屬「消費型」的「器材控」未必想過,或者只知一二。於是不少刀具就跟咖啡工具或者名貴杯碟一樣,被束之高閣,沒有發揮實際功能。但對有心人來說,學海無涯,於是我們走訪了七位每天與刀為伍的朋友,聽他們分享和刀生活的故事。
7
進入焦點
沒有血緣的父愛 感情是最強的親子鑑定
甚麼定義了「父親」的角色? 甲骨文中,「父」是會意字,象徵持棒,這根棒有指是斧頭,亦有指是棍棒。兩個解釋分別引伸出父親在家中的不同角色。前者意指從事勞動工作者,後者則指教育者。這兩個角色,難道與血緣有必然關係嗎? 三位受訪爸爸為「父親」一角,交出了最實在的演繹。 領養孩子的父親說,他最着重與,他最着重與兒子溝通,心願是他日兒子長大成人,還能與他並肩而行;被繼女喚作「肥爸」的父親讓我知道,爸爸就是那位笑看孩子把蘋果肉拿走,而開懷大嚼蘋果核的人;寄養家庭的「叔叔」說,即使明知孩子只是家中過客,每次都猶如再當一次父親,每次告別,都盡量排開工作,只為好好替孩子拍照。撇開生物學、法律,甚至性別,父親,就是一位想你「摻埋佢玩」的人,一位願意為你吃剩菜的人,一位願與你好好告別的人。
3
進入焦點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