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所有焦點
精選焦點
香港新導演 觀照大時代小人物
從屢創本地票房奇蹟,到上個月揚威台灣金馬獎,香港電影的熱話可謂一時無兩。值得留意的是近年愈來愈多新導演冒起,透過不同方法成功開拍首部電影,以獨有觸覺來說故事。 是次封面專題找來五位首次執導長片的新導演,剖白創作意念和經歷:何爵天憑改編奇案的《正義迴廊》一鳴驚人,創新本地票房紀錄,他坦承執導的野心和憤怒;多年來關注基層社會的林森,在《窄路微塵》中呈現疫情下香港人的生活狀態,即使日子艱苦,諸多掙扎與失意,始終不忘交換善良;同樣拍獨立電影出身的曾慶宏,卻交出一部以自身原生家庭故事為藍本的《過時.過節》,觸動親人散聚的共鳴;曾憲寧的《燈火闌珊》雙線並行,關懷女性喪偶之痛,也紀錄霓虹燈飾最後餘暉;居港馬來西亞導演劉國瑞,憑《白日青春》在金馬獎連奪最佳新導演及最佳原著劇本,以異鄉人敏銳目光深入觀照流動的城市、流動的人。 幾位新導演爆發出的新火花,或熾熱如燄,或溫柔若燭,照亮更多我城不同面貌,直入人心。
6
進入焦點
土生土長 雞有雞味
「雞有雞味」,曾經是一句流行語或者對原創者充滿戲謔的說話,但多年後回頭細心想想:你真的常吃到香氣四溢、肉質充滿彈性,同時味道鮮美可口的雞嗎? 自從一九九七年香港首次發現禽流感傳人個案後,多次撲殺家禽;相較不時斷絕的新鮮雞供應,穩定供應又價廉的冰鮮雞愈來愈為大眾接受。另一個轉變則出現於要求雞要全熟,和傳統要九成熟、「見紅」以保嫩滑大為不同。這情況何止是「雞」,連「雞蛋」也要全熟。 如果有朝一日,香港全境都只有冰鮮雞,全部賓尼迪蛋都是hard boiled egg,而有濃郁雞味的雞變成一個遙遠的傳說,那或者不是世界末日。不過「有得揀」總比「無得揀」好,今期《明周》封面故事找來一班盡力地讓大家仍然「有得揀」的人,分享他們的努力。
6
進入焦點
救村啟示錄
這次封面專題,寫的是兩座「城中村」各自面對的命運。 石梨坑村與鄰近城鎮關係緊密,是社區構成的一部分。這條依山而建的村,雖與外面的石屎森林只相隔一條石排街,但已出現「城鄉差異」,那裏的人仍過着相對原始的生活。我跟村中土生土長的兩位女生談起,才知她們跟城市小孩的成長經歷並不一樣,通山跑、不怕昆蟲、對濕度溫度感覺強烈等等;與大自然共生,是住在這片土壤上的人之共通點。 比起石梨坑村,安聯村則更隱世;這裏街燈、柏油路從缺,七十年代以前,還是靠燒煤油照明。我首次走訪該村,只知它「隱身」魔鬼山中,途中既沒路牌,亦沒標記,只能隱約地從Google地圖中看到似有還無的山徑。沿路向登山者詢問,竟沒有人聽聞過山上有這一條村,反問:「住咁僻,又冇車,點返工?好慘囉。」或曰:「應該係啲人霸塊地,梗係非法起屋啦。」 這些大概是人們對寮屋村一廂情願的解讀;什麼非法僭建、生活環境惡劣、交通不便,統統標貼於每條寮屋村的牌匾上。所以,難道將之全給拆除,就是改善他們生活質素和城市景觀(還有覓地建屋)的辦法?每一次收地拆屋,或是有人在村民家門前大興土木,只見他們無不站出來捍衛家園;明知是雞蛋對高牆,仍要奮力一戰。即使過程艱辛、難熬,勝算亦不大,依然力抗到底;為的是守護自己這一輩子過着的生活模式,當中價值不能量化,也難以用金錢兌換,卻是無比珍貴。 後來,有次我在大霧中踏進安聯村,猶如進入人間仙境一般。雖然那裏沒種滿桃花,我卻像《桃花源記》裏的漁人,一排排的果樹、蜿蜒的山路、路旁矮小的石屋,如畫景象盡入眼簾,驚歎塵世還有一處不被沾污的地方。如今世道,能擁有這片與世隔絕的天地,可以不問世事,好好過活,確實難得。所以,若問寮屋村價值何在,怎麼只會是間缺點多多的簡陋石屋?
8
進入焦點
花墟的枯榮散聚
今期出版之日(三月十日),恰好是香港花卉展覽開幕日。春暖花開之際,不如到花墟一趟。 商販聚集,形成墟市,花墟本無固定形態,曾在旺角太子一帶多番遷移。由園藝街、園圃街、花墟道等三數條街道建構的社區,看似生機勃發,但也敵不過花開花落。此地孕育了花藝師的夢,卻驅走了本地花農。是某君的童年樂土,未來卻不一定是宜居之所。 人來人往,花墟內的矛盾與拉扯,如同香港的縮影,細看花墟人語,會否亦如同觀照每一個社區,每一位香港人的故事?
5
進入焦點
書香與人聲 香港身影:台北國際書展
台北國際書展(下稱「書展」)為華文出版界盛事,歷經三年疫情,書展一度停辦或縮減規模。今屆終於在一月三十一日開幕,一連六日於台北世貿中心展覽一館復常舉辦,吸引大量讀者進場,總人數逾五十萬。 書展以國際書展為定位,包含了國際交流、版權、活動、販售等不同功能。今屆主題是「閱讀的多重宇宙」,除了台灣本土出版閱讀,亦展示國際視野,包括主題國館波蘭的歷史文化多個面向,此外香港創作在台灣的近況也備受關注。 連日來遊走會場,無論參展出版社的選書主題和展位佈置,以及每日緊湊密集的講座活動,多元豐富,的確像閱讀嘉年華的熱鬧,彷彿台灣人說的「吃到飽」。在僅僅六天內,聚集三十三個參展國家地區,逾八百場講座,書頁間人聲雜沓,如此一場書展,呈現了一部怎樣層次豐富的多棱鏡?
7
進入焦點
《給十九歲的我》停映 紀錄片倫理爭議
由英華女學校委約,著名導演張婉婷歷時十年攝製,追蹤六位女生成長故事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自去年首映後即引起熱議,2月2日正式在戲院公映。 本刊於2月5日凌晨獨家披露紀錄片中女生阿聆萬字長文和阿佘專訪,表達出對拍攝倫理的質疑及對公映不滿後,事情急轉彎,輿論洶湧,張婉婷導演於當日下午宣布停映,惟優先場及正式公映四日的票房已逾千萬元。 爭議持續,關於紀錄片倫理的討論不絕。本期封面故事詳細記錄事件時序和歷程,也就着紀錄片倫理議題開展理性討論,思考前路。除邀得資深紀錄片工作者麥海珊和潘達培分別撰文,闡述紀錄片倫理的基本規則,也分享個人拍攝經驗的一些感悟。同時,本地紀錄片工作者不無反思,但認為不用太負面看待事件,可當作教育公眾的機會,趁此加深觀眾對紀錄片的認知,及了解本地紀錄片存在已久的生態。
9
進入焦點
我哋故事我哋講
近日,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觸發全城有關紀錄作品倫理的爭議。紀錄者與被拍者間,到底存在怎樣的權力關係?為了呈現所謂的「真實」,可凌駕個人意願嗎? 除了以上討論,其中一點最教我深刻的,是片中角色之一的阿聆,於本刊網站刊登的自白文章中寫道:「在對拍攝對象有限的認識及篇幅的限制底下,導演如何確保在每人只有十多分鐘的片段內,各拍攝的對象故事能被忠實呈現?」 稍有自省的記者都該抹一把冷汗。我們常言,對此工作的熱愛源於可短時間內認識某人的一生跌宕起伏,如以妙招偷取道士以百年煉成仙丹。然而,再現 (representation) 的暴力,常被忘卻。寫作或紀錄形同謀殺。我們把人或事物記進史冊,被描摹下來的,其聲音比主體本身更大,更易被記認,包括種種粗淺與誤判;同時,我們決定不寫什麼,把什麼排除史冊以外,也等如從此讓它被剔除或忘記。 香港的少數族裔社羣,在此城的再現時空,就是被夾在一個個扁平的印象之間。他們可以是糾黨的幫派、刀手、「假難民」,可以是不能融入以華裔港人為主的社會的「異己」,或NGO服務機構眼中的需介入的「問題」。 年代急轉,新一代少數族裔比誰都意識到此問題,於是以手上媒介自己講自己故事,不被 事的鋸齒切割肢解。今期封面,我們就讓他們自己擔當事者,說起自己故事來。 採訪期間,感深刻的是,好幾個受訪者都說:「我說一遍我的故事,其實也是在療癒自己。」其中一個受訪者甚至在採訪開始前,已哭成淚人。但他們都勇敢敞開自己仍淌血之傷,並深明事以及向世界宣告之必要。故事讓扁平的印象,還原成一個個血肉之軀,一個個真實模樣,變得可親可感──這正正是種族主義者及製造偏見的強權極怕看見的。
5
進入焦點
獅藝有人
農曆新年將至,在壬寅虎年結束前的這一期專題故事,讓我們談談舞獅。 新春佳節,禮節習俗多年如是,人人循例執行;循例逛逛花市、循例地跟一年才見得一兩次的親戚拜年、循例地派/收利是、循例地入廟拜神、《都市閒情》亦循例製作賀年特備節目。還有街頭巷尾的舞獅表演,也很循例地在新正頭上演;大型商場、團拜活動,總要舞起幾頭獅才算像樣。但大多數人都沒有深究,為什麼每一個新年都要循這些例。 我試着找尋答案,在Google搜尋「舞獅」和「新年」兩個關鍵字,除了正經八百的學術篇章,偶爾還碰上一兩篇描述古惑仔在新春期間,藉舞獅為名在街市向檔販勒索收陀地的報導。對啊,成長於屋邨的八、九十後,應該對以下情景大有印象—每年吃開年飯,鐵閘外突迎來數名不速之客,以不齊整的舞步舞起那毛髮散亂、配件搖搖欲墜的獅頭,旁邊小子不跟節奏地敲打着鑼鼓,吵過一兩分鐘後撲出一名金毛飛伸手索利是。新年和舞獅在我的既有印象中,就是這麼一場鬧劇。 開始探索這題目,拜訪了不少「獅界」中人。他們解釋,原來,「獅」在傳統上是一種能驅邪降福的祥瑞靈物;新年舞獅,旨在求吉納福、消災除害。又大力反駁說,舞獅之所以「染黑」,都是被行業內的害羣之馬所連累;我記憶中那場「鬧劇」,亦只是社團以舞獅包裝的違法活動,正統的新年舞獅表演,不會這麼「流」,舞獅本身是一種健康運動、值得承傳的國粹……說得激動。 他們之所以激動,源自對舞獅的熱愛。受訪者當中,不乏學藝數十年的獅藝名家,亦有人將這興趣轉化成事業,耗盡半生力氣,拼命守護着這門傳統技藝,替其省靚招牌,流傳後世。近十數年,新年的過節氣氛好像不再濃烈;當人人捨棄舊有習俗,新年亦自然不會再有舞獅上演。 數千年歷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若沒有傳人,便注定失傳。舞獅在今日仍能留得低,正是因為有一班帶點「傻勁」、懂得靈活變通、迎合社會潮流趨勢的愛獅之人,願意擔起承傳責任。即使你不懂欣賞舞獅,覺得他們吵鬧、「阻碇」,他們的氣魄,依然值得敬重。
8
進入焦點
客家.米香團年
你可好奇:今期的封面故事《客家.米香團年》,為什麼編輯部挑選了「炒米烘雞蛋」作封面照片? 確實,打從農耕年代,客家人在年廿五後,就開始忙着蒸蘿蔔粄(粄即是糕)、發粄、炒米餅等,總之就是利用手邊現有的基本食材,例如米,全心全意做出各式賀年食品,並於食用前進行拜祭,感謝神靈保祐;瓦缸亦當存滿大米,絕不能空着,取「五穀豐登」的好意頭。但我們沒有用大家意料之內的米食,反而看中了炒米餅的副產品—「烘雞蛋」。原來他們巧用炒米的餘熱,把初生蛋埋進米堆烘熟,好於寒冬中充飢取暖,正好映照出族羣節儉的智慧。 客家人好比東方猶太人,常年的遷徙流浪,讓他們不得不用智慧去過日子,獲取一口裹腹的飯、一絲遮體的衣;但也因為這樣的經歷,讓他們能夠不用鮑魚、不靠高湯,就用田裏轉化而成的蘿蔔乾、梅菜等,也有本事把一日三餐做得美味可口,滋味絲毫不遜大魚大肉。惠州所產的梅菜,便曾被歷代王朝列成朝廷貢品。 即使這些光景早已不復再,但我們新春到谷埔踏青、路經田心時,仍可以發揮想像:幻想多少年之前,曾經有客家男人於天未光之時就下田工作;頭戴斗笠的妻子,從田埂走來,端着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湯粄條,為他們的生活打氣。   籌劃是次故事的最大發現,就是「可持續發展」對客家人來說,不是時尚,而是日常。
6
進入焦點
The Young And The Brave 2022 仍然發聲 年輕變革者們
是時代把人推着走,還是趕在前面的人在牽引時代? 這種「雞先定蛋先」的悖論,或比愛情更恆久存在。悖論之魅力在於,你以為是這樣子,但也同時不是;或你明知不是,但也可強意以「是」的姿態活着。 一年之末,回顧一年,疫情壓城、「0+3」、名人與無名工人的殞歿、足球盛事……人們似是隨着時代的不可抗力浮沉;但偶然(或非偶然),平地轟起一聲雷,人們還是証明他們在沉寂之中蓄動力量,強大足以牽動時代。我們選來四組年輕變革者,在一年終章拋出一記問號。我們借來他們的年 輕、勇氣與衝擊力,請他們分享此求變之年,向大家勾勒,時代的模樣可如何被改變。即使它們有時看來微不足道,如中學生的髮型;或如空氣般無處不在,像是種族歧視及全球暖化;或太沉痛如罕見病人因未及等待藥物的死亡。 時代與個體到底誰改變誰的悖論仍每天上演。這班變革者們,也會在路途跌撞,跟現實冷不防打個照面,稍歇、思考或流淚。但變革,持續進行。
4
進入焦點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