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本土】你做咩唔笑?回顧新春大電影 - 2018我們要看電影還是賀歲片?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真本土】你做咩唔笑?回顧新春大電影 - 2018我們要看電影還是賀歲片?

年三十前電影公司搶先落賀歲片廣告已經越來越少。

今年情人節與新正頭混合雙打,周中港賀歲片大混戰正式開始。

但是,Who Cares?當「男神」黃子華講「賀歲片」,中港合拍大勢之下,在平行時空的大螢幕,到底新年香港人還需要賀歲片嗎?

要﹗即使看過七七四十九次,《家有囍事》、《東成西就》還是有讓人笑到腹肌現形的能力。不要﹗近年沒一套笑得出,即使大堆頭明星掛帥如《賭城風雲》,仍然叫人失落而回。

年三十前電影公司搶先落賀歲片廣告已經越來越少。
年三十前電影公司搶先落賀歲片廣告已經越來越少。

相信香港的六、七、八九十後,大部分都曾經歷一家人齊齊整整,新正頭拜年後進場看港產賀歲片的歲月。昔日一票難求,戲院截龍觀眾要跨區睇戲,近年遭觀眾嫌棄,即使進了場的都會上網虛擬地大叫回水。香港的賀歲片經歷八十載,電影人拍了甚麼給我們一家大細?

合家歡這碗冷飯

「賀歲片」一詞來源不詳,是否電影公司宣傳的字眼,不得而知。80、90年代,賀歲片票房每每驚人,成為兵家必爭檔期。當中以1981年,嘉禾及許氏三兄弟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製作的喜劇《摩登保鑣》最誇張,狂收1,700多萬,刷新香港開埠票房紀錄。1972年李小龍《猛龍過江》才是第一部過500萬的電影,許氏的成功令很多人以為賀歲片浪潮始於此片。

香港電影資料館一級助理館長龍智傑翻查資料發現,「賀歲片」其實早於三十年代已經出現,片名相當吉利﹗龍智傑說:「參考余慕雲著作《香港電影史話》,香港首部賀歲片應為1937年的《花開富貴》,由湯曉丹執導,鄺山笑、陳雲裳主演,講一個家庭歲晚遺失一張彩票,根本係後來《富貴逼人》嘅橋段。電影票房破了空前紀錄,令電影公司知道在農曆新年放映好意頭喜劇可大收旺場,因而變成傳統。」

100
1960年的喜劇《招財進寶》由賀歲片常客梁醒波主演。
1960年的喜劇《招財進寶》由賀歲片常客梁醒波主演。

的而且確,在四十至六十年代間,大量戲名有如揮春的喜劇於農曆新年檔期上映,例如1948年吳楚帆及馮峰主演的《花月良宵》、1951年張活游及小燕飛的《皆大歡喜》、1960年羅劍郎及鄧碧雲的《招財進寶》、1963年梁醒波及譚蘭卿的《萬事勝意》,還有1965年鄧寄塵及李香琴的《一帆風順》。這種兩代同堂的大家族鬥咀喜劇早植根於五、六十年代。

電影資料館這幾年都在新春臨近重映部分電影應節。這些黑白年代的賀歲片有時裝有古裝,內容未必跟新春有關,大多以錯摸笑料、熱鬧氣氛為賣點,屬合家歡之選。龍智傑說:「以往的導演很多元化,周身刀,拍文藝片又得,拍喜劇又得,所以無乜導演專注拍賀歲片,比較多拍喜劇,又會在新年檔上映的有莫康時導演。」

後李小龍年代

「新年一家大細一定要去睇戲」的DNA一代傳一代,令新春票房甚有保證。資深影迷兼網台電影節目《電影男講電影》主持人男哥謂:「六十年代我仲係小朋友,年年過年都跟父母入戲院睇戲,佢哋通常揀戲名好意頭的喜劇,甚麼《金玉滿堂》、《萬家歡樂慶新春》等。嗰時屋企無電視,只得收音機,有得去睇戲不知幾開心。」他更謂那個年代娛樂欠奉,過年看盡所有上映的賀歲片,毫不稀奇。

香港電影資料館一級助理館長龍智傑提到四五六十年代的新年檔雖然主要放映大團圓喜鬧劇,同期偶有神怪或較慘情的戲曲片,不一定全都喜氣洋洋。
香港電影資料館一級助理館長龍智傑提到四五六十年代的新年檔雖然主要放映大團圓喜鬧劇,同期偶有神怪或較慘情的戲曲片,不一定全都喜氣洋洋。

時至七十年代,李小龍掀起真功夫片熱潮,電影片商期待新春檔期。當年從美國歸港、火速竄紅的李小龍一年接拍兩齣電影,嘉禾難於掌控李小龍的檔期,於是嘉禾1973年重金禮聘拍邵氏《獨臂刀》走紅的武打巨星王羽,到日本取景拍攝《冷面虎》,排於賀歲檔上映,可惜反應一般。

年過六十年的男哥經歷李小龍風潮,他記起那時根本一年到晚都上功夫片,喜劇反而少。李小龍離世後數載,出現大量模倣李小龍的電影。直至1978年新春一齣《少林寺三十六房》,令人耳目一新,奠定劉家良功夫電影地位。

新春戲院排長龍

直至八九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是電影業黃金時期,賀歲片也百花齊放,造就多個經典系列,包括《最佳拍檔》系列、《五福星》系列、《富貴逼人》系列、《家有囍事》系列等。

由曾志偉執導的《最佳拍檔》加入大量特技,是新藝城得意之作。
由曾志偉執導的《最佳拍檔》加入大量特技,是新藝城得意之作。

「麥don鴻9up影評」專頁版主麥don鴻憶述80年代看賀歲片盛況。「以前買飛成日滿座截龍,一間戲院買不到,同區其他都無,就會立即飛的去第二區買。」拜年後一家大細要消遣,沒有甚麼娛樂比進場看電影好。「加上80年代前未有錄影帶,電影一定要去戲院睇,我記得《富貴逼人》我睇咗三次,三次都排長龍。佢只係上咗24日,收2,700幾萬。」龍智傑補充:「《富貴逼人》劇情寫實。當中反映嗰時啲人過年傳統﹐一家人會着衫扮靚出門拜年。」他笑稱年輕人現在根本連拜年都未必想,更遑論跟家人一同入戲院看賀歲片。「我已記唔起對上一次同屋企人入戲院睇戲係幾時,電視都少一齊睇啦﹗」他說一家人入場看賀歲片,的確令節日氣氛濃厚了,跟家人也多添了話題。「細個有得出街,本身就開心,睇賀歲片無劇情,都有動作,無動作都有明星,諗番係一個幾好嘅經驗。」

數兒時印象深刻賀歲片,麥don鴻提到新藝城出品的《最佳拍檔》系列第二集《最佳拍檔大顯神通》(1983),上映期間他們一家看了兩次。「這集有機械人『黑霸王』,小朋友一定鍾意,適合一家大細睇,個個開心滿足我覺得電影人有計算﹗」他認為賀歲片很多時少少鹹多多趣,而且星光熠熠,明星輪流出場,適合不同層面觀眾。「沒劇情睇明星都飽,一張飛除開都叫抵睇。」黃百鳴的作品正正是這個路數。「諗番《家有囍事》其實好cult,玩三兄弟錯摸撞板,咪又係《八星報喜》嗰啲嘢,現實根本無可能係咁。」

延伸閱讀:【星期日人物】無奇不有李居明 台上台下緣來一個破字

那些年,周星馳鬥成龍

90年代,新年檔期成為成龍周星馳對壘的節日。每逢新年,小朋友習慣「同阿爸睇成龍,一家大細睇周星馳。」全院滿座,坐第一排全家側頭仰望成龍周星馳也無辦法,因為新年大晒。

1992年黃百鳴與高志森師徒對決,結果《家有囍事》成了賀年經典,近年更推出修復高清版,一樣滿座。
1992年黃百鳴與高志森師徒對決,結果《家有囍事》成了賀年經典,近年更推出修復高清版,一樣滿座。

1990年周星馳憑一齣《賭聖》,開創周氏喜劇年代。周星馳曾在《整蠱專家》戲內這樣介紹自己:「我的真正身份是改變社會風氣,風靡萬千少女,提高青年人内涵,刺激電影市場….。」事實上,自從《賭聖》之後,周氏的電影票房輕易過四千萬,是當年一大票房保證。

當時已為人父的男哥,不改新年看賀歲片傳統,過節抱一個拖一個都要入場,女兒愛看周星馳主演的笑片,星爺作品是首選。那些年新春或會出現看成龍的動作特技還是周星馳無厘頭笑料的糾結,或者最後還是「打和啦,兩套都看,super。」反正農曆年有幾天假期,很多人都不只看一齣賀歲片。以下幾年兩人都有正面交鋒。男哥解釋:「嗰陣佢哋產量多,票房有保證,唔只賀歲檔,暑假檔都係睇佢哋。」

1993成龍《城市獵人》;周星馳《龍過雞年》
1995成龍《紅番區》;周星馳《月光寶盒》、《仙履奇緣》
1996成龍《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周星馳《大內密探零零發》
1998成龍《我是誰》;周星馳《行運一條龍》

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紅番區》更紅到大陸,當年電影選擇在大年初一上映,可是大陸戲院新春大多關門,因為甚少人過年會入場看戲,怎料民眾爭相購票捧成龍場,從此大陸才有看賀歲片的習慣。

「喜劇之王」新年求突破

回歸前,港產片依然燦爛,周星馳在1995年賀歲檔期,再次夥拍劉鎮偉導演用《西遊記》(上集《月光寶盒》、下集《仙履奇緣》)硬撼成龍的《紅番區》。劉鎮偉輸入哲學式笑話,為《西遊記》注入佛學因緣哲理,更新了1990年《賭聖》無厘頭。可惜,兩齣電影劣評如潮,有觀眾更批評周星馳「已經唔好笑」,難道「無厘頭」壽終正寢?

麥don鴻見證當年戲院氣氛,座上罵聲四起,有人中途離場,有些人歸咎於「周星馳吳孟達化妝後都唔似周星馳吳孟達」,而且內容不明所以,總之「唔好笑」。

110

一切都是新穎的錯,也是一家大細睇戲的錯。八十後一睇再睇,但上一輩已經不想入場看周星馳。及後十多年周星馳的《西遊記》上、下集傳到內地,譯名《大話西遊》,金句對白成為經典。一句「如果一定要為這份愛加一個期限,我希望係⋯⋯一萬年」廣傳千里,周氏的《西遊記》更成為內地學府研究的題目。

回到1995年,周氏沒有因為《西遊記》昇華,其後的賀歲檔交給舊老闆、舊拍檔,例如黃百鳴的《家有囍事1997》;李力持執導的《行運一條龍》。直至1999年,他自導自演拍半自傳式的《喜劇之王》,在新春為觀眾再添驚喜,之後卻慢慢淡出新春檔期。

合拍賀歲片 乜又係你啊黃生!

2002年,韋家輝與杜琪峯的《嚦咕嚦咕新年財》成為近十多年的賀歲片經典,一洗「齊歡唱~」的賀年格局,劉德華口中的「人品好 牌品自然好」流傳至今。電影中妙語連珠,充滿人生哲理,人生防守比進攻重要,牌再爛只要心靜求品,做對的,有時食雞糊也樂透。

可惜及後香港電影業正式進入合拍片時代,各大導演忙於為躋進大陸市場鋪路,根本沒有心力拍攝照顧香港人口味的賀歲片。

2009年到2015年間,主打溫情,曬冷明星,非常「賀歲格」的賀歲片有回歸之勢。賀歲片一時代表人物黃百鳴與曾志偉,重回賀歲片戰場,有多年更是正面對撼。黃有《家有囍事2009》、《最强囍事》和《八星抱喜》等,曾則有邵氏跟無綫合拍的《七十二家租客》、《我愛香港開心萬歲》等。光看片名,已露出舊橋回收之馬腳。公式一再翻炒,燶當然在所難免。

麥don鴻笑說:「電影人計算好老土,硬係覺得賀歲片一定係一家大細去睇,故事一定圍繞一個家庭。其實要專登拍套戲賀歲,啲橋用過晒,對創作人來講好有難度。唔好笑?或者應該歸咎我哋笑點高咗嘅。」年輕一代對這種「賀歲格」電影不感興趣,就連上一代都沒有共鳴。麥don鴻憶述:「有一年帶阿媽去睇《我愛香港》,睇完佢問『呢套咩來架』?」

男哥(右)難忘九十年代帶子女一起入場看周星馳的日子。
男哥(右)難忘九十年代帶子女一起入場看周星馳的日子。

香港觀眾深明這些某程度上消費香港情懷(公屋、小販、西洋菜街)的電影受眾根本就不是香港人。可是雖則電影人北望神州,受制於文化差異,其實都未必能面向十三億人口。麥don鴻認為:「入大陸其實都只係南方受,北方觀眾睇唔明。最多係食到深圳、廣州條水。」黃百鳴自2015年票房不佳的《浮華宴》後已有數年絕跡賀歲片檔。「無肉食,掟上大陸都無人睇,香港觀眾又唔受,佢梗係唔拍啦﹗」歸納黃百鳴重投賀歲檔的失敗原因,他以「太自戀」三字作結。「佢套套戲都要有自己,角色仲要唔輕,永遠都係男主角,咁先攞命。」創作人沒有跟觀眾一同成長,眷戀舊日風光,觀眾除了大喊:「又係你呀黃生。」都唔知講咩好。

香港觀眾到底是否還需要賀歲片?麥don鴻答得頗妙。「不如我問你『新年仲需唔需要黃百鳴』?有段時間無賀歲格電影,觀眾新年一樣照入場,唔會因為套戲唔吉利唔睇。觀眾新年要睇戲,但唔一定係賀歲片囉。」

《西遊記》拍到2046?

對於近年的賀歲片印象:幾﹗乎﹗年﹗年﹗都﹗有﹗西﹗遊﹗記﹗2013及2017分別有《西游·降魔篇》及《西游·伏妖篇》,前者由周星馳、郭子健執導,後者換上徐克,周星馳退居為監製。2014、2016及今年則有星皓製作的《大鬥天宮》、《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及《西遊記之女兒國》。郭富城由《大鬥天宮》扮牛魔王,到後面兩集突然接甄子丹捧演孫悟空。

麥don鴻說:「你入大陸市場,只有《西遊記》先至南方北方都受落,觀眾掌握到劇情,願意入場。電影人一諗唔到新題材掠水,就一定拍西遊。」男哥說:「孫悟空細路仔都鍾意睇嘅,不過女兒國故事都幾悶。」《西遊記》成了賀歲檔真情,死唔斷戲,長拍長有。麥don鴻笑說:「證明搵到錢。星皓有晒時間表,講到明要拍十一集,都係搵郭富城做孫悟空。」記者聞言大驚,道:「拍到郭富城變長者都未拍完。」麥don鴻謂:「或者下集變咗演沙僧嘅羅仲謙做孫悟空呢。佢個妝化到好似藍血人咁,真係揾邊個做都得。又或者扮豬八戒嘅小瀋陽頂上又得。」如果這幾齣《西遊記》並非安排在賀歲檔期,票房根本遜色很多。

新年都要睇二手戲?

曾幾何時,香港人為了入場看賀歲片,東奔西跑到各大戲院,這種對賀歲片的狂熱,現已成為封塵集體回憶。以往農曆新年檔期爭崩頭,現在香港電影人對此檔期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復當年。

電影資料館現正舉行「紙上談戲‧香港電影海報展」,部分為歷年賀歲片海報,包括《新最佳拍檔》、《老鼠愛上貓》等,展期至3月18日。
電影資料館現正舉行「紙上談戲‧香港電影海報展」,部分為歷年賀歲片海報,包括《新最佳拍檔》、《老鼠愛上貓》等,展期至3月18日。

今年賀歲檔上映,由李思捷執導的《一家大晒》根本就是為打入馬來西亞市場的作品,順道在港上映。如果香港觀眾入場,有種看二手戲的況味。麥don鴻說:「我一定入場睇,唔睇邊有得X。」馬來西亞早年開放電影業,不少香港電影人都嘗試開拓當地市場,包括遭大陸市場封殺的杜汶澤。「其實當地審查好嚴,好多掣肘。杜汶澤執導嘅《開飯喇》票房都唔係太好。」

今年賀歲片,還有男神黃子華主演的《棟篤特工》及葉念琛執導,劉嘉玲及任達華主演的《我的情敵女婿》,看預告估計製作費不高。「如果香港收到近千萬,大陸收到幾千萬就賺架啦,實吸引到投資者,下年又可以再拍。」麥don鴻笑言今年要帶媽媽入場看《我的情敵女婿》,創造「與家人一起看賀歲片」之回憶,有種偏向虎山行的勇敢,可是,又有多少香港觀眾還有勇氣入場?

2018,狗年祝大家新春行運。

買飛睇戲不勉強自己,新春佳節,觀眾與電影人同問:究竟我們要看電影,還是賀歲片?

(部分圖片由麥don鴻及電影資料館提供、電影劇照及海報)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