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介】《成為西蒙波娃》:重新審視女權主義先鋒的人生哲學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新書推介】《成為西蒙波娃》:重新審視女權主義先鋒的人生哲學

simone

二十世紀女權主義先鋒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曾經說過:「你無法將哲學與人生分開,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哲學選擇。」談論這位女權思想先驅,除了其著作《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被奉為女性主義聖經,最被人津津樂道的也要數她與著名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大師沙特(Jean-Paul Sartre)的開放式伴侶關係,甚至連女性主義的文學批評家Toril Moi也表示:「若有人認為西蒙・德・波娃的重要之處主要在於她與沙特和其他情人間的非典型戀情,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近日,台灣衛城出版推出最新傳記集《成為西蒙波娃》(Becoming BEAUVOIR: A Life),由英國的哲學及女性主義學者凱特・寇克派翠(Kate Kirkpatrick)所著。波娃有句名言:「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 )新書以「成為西蒙波娃」為題,也是在於「探究波娃是如何成為她自己」。

作者凱特・寇克派翠主力研究哲學、女性主義和宗教,曾著有《沙特與神學》、《沙特論罪惡》和《存在主義思想的神秘來源》,這次,她選擇聚焦在波娃身上,不單是波娃的感情史,更是記敘她未遇見沙特前的日子,以其哲學思想為重點,回顧她作為女性知識分子所面對的挑戰和自我實踐。

此書整合近幾年公開的波娃日記與私人信件,以及過往回憶錄與訪談內容,其中包括首次取材於波娃未公開故事,爬梳各種社會輿論及批評,呈現一個女權先鋒無畏直面時代的姿態,重新審視平權之珍貴。

西蒙波娃是二十世紀重要的女權主義先鋒,其著作《第二性》更被奉為女性主義聖經。
西蒙波娃是二十世紀重要的女權主義先鋒,其著作《第二性》更被奉為女性主義聖經。

波娃生於一九○八年,隨社會發展,近代女性在大學教育、投票權,合法離婚與墮胎的議題上有了不同的轉變和更多可能性,她也經歷三〇年代巴黎的波希米亞狂潮、六〇年代的性革命,對她自身的思考也有影響。在波娃四十一歲那年,她出版重要女權論述著作《第二性》,剖析歷史時代裏女性的困境、社會標籤與權力,探討社會所塑造的女性概念與意象,影響現代女性主義思潮,卻同時為波娃帶來兩極的評價,甚至作品譯本也曾遭到刪節、修改。此外,曾有不少批評指責她不具備原創性,與沙特的哲學論點相似。

從波娃的愛情、論述書寫,以至投身法國女權運動,她的生命正是自己的哲學實踐,正如書中所言:「波娃認為,她的人生示範了人如何活出存在主義式的選擇——沒有來自『上天』的命令告訴她該做什麼樣的人,沒有既定的道路,也沒有伊比鳩魯學派的『偶微偏』(clinamen)來讓她偏離道路。她所擁有的,是一段沒有藍圖的『成為』之路,一段她以人生去走的路途;在走的過程中,有時也會走上岔路。」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