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倒在地上,手臂、大腿不停地抽搐着,嘴巴咬得緊緊,僵硬的軀體,甚是痛苦,直至失去意識。醒來,是一臉疲倦,但剛叫旁人擔心的情境,早已忘記得一乾二淨……」
以上畫面,或許大家總會在電視電影中看過。從前人俗稱之為「發羊吊」或「癲癇症」,也由於這些污名,造成大眾對患者有大大小小的誤解和偏見。
「是低智商引致?是精神病發?還是撞鬼呀?」
這,通通都不是。「腦癇症」(Epilepsy)才是它的真實名字。一切還得從我們複雜又神秘的腦袋開始說起。這次找來香港腦癇學會三位成員,楊穎欣醫生、馮斌熙醫生和朱炎培醫生,一起來拆解當中的真相。
這原是腦電波的錯
或許,很多人對腦癇症發病的場面有着深刻印象,但對其背後成因卻不太瞭解,甚至存着偏見。腦癇症是種常見的腦部疾病。由於腦袋有數以萬計的腦細胞,組成我們腦神經系統,細胞是帶有極微量電流,當腦神經細胞活動異常放電,從而引發大腦功能出現短暫性功能紊亂,向身體發出錯誤信息,就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抽搐、肌肉痙攣、尖叫、身體僵硬和暫時失去意識等情況。兒科專科醫生楊穎欣解釋:「在成人中,腦癇是繼中風、認知障礙、偏頭痛後,第四大腦科疾病,而兒科的腦科疾病則是第一位。」的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約有五千萬人患有腦癇,約每一千人便有四至七人,而本港每一千就有3.92為患者。
一歲前是病發高峰期
楊醫生指:「無論男女、不同年齡、種族都有機會患上此症,而有研究發現一歲以下孩童和五、六十歲屬病發高峰羣組。特別是兒童每一百多就有一個患病,當中又有一至兩成屬嚴重個案,是較難根治。一歲前,每十萬個兒童就有一百至一百五十個發病,一歲後就降到一半。而我們發現這類患者多為兩極化,一是病情較輕,屬良性,發病次數不算頻繁,經醫生診斷後,未必一定需要服藥或只需用一至兩種藥,病情便可穩定;另一類是病情嚴重,需要用較重分量的藥物治療,甚至需要外科手術或非藥物治療,如生酮飲食、迷走神經刺激器來處理。」
「其實在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原因而導致病發。由於腦癇症成因複雜,大多數患者病因不明顯。從兒科來說,一歲前多屬先天問題,如媽媽懷孕已有問題,或出生時有難產導致缺氧、早產、腦出血、遺傳病、腦結構不正常、血糖低、鈣質低、內分泌問題等都可引起此症。而一歲至五歲最常見有發燒抽筋症,一般病狀較為輕微,其次還有小兒失神抽筋症和其他良性抽筋症等。」
楊醫生又指:「除常見抽搐病徵,有些兒童失神抽筋是因大腦受干擾,看似是發白日夢,但有家長形容患者如「斷片」暫時記憶失常。這些患者通常不是因沉悶而不肯寫字,而是抄寫期間突然發病,就像電腦當機,而每一次發病症狀都相同,不斷重複,故家長不難察覺兒童是否有患病。此外,有時眼皮跳動、無意識地重複咀嚼、舔唇、搓手等,其實也有可能是發病。」
成人以繼發性為主
至於成人發病以繼發性原因為主,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馮斌熙解釋:「因五十歲後患上中風和老年人病症機會增多,故罹患腦癇症機會隨之增加。又有研究指,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ies)與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ies)的人,患此症的原因有所不同。前者多屬年輕患者,但出現死亡個案較少;後者則多發生在長者、年紀較大的人身上。因為老年病很多,當中像患上認知障礙症、中風、腦腫瘤等,便有機會患有腦癇症。」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朱炎培則指,原發性腦癇多是找不到原因,或是基因問題,而病發年齡較早,由幾歲到十多歲便開始發作;而繼發性主要因腦部曾受過損害,如腦炎、腦膜炎、腦癌、藥物、酒精或因撞擊令腦部受創,導致腦部出現不正常的腦電波,便會有機會患上腦癇症。「當腦癇症發作時,可分『全面性』及『局灶性』,並可持續數秒到數分鐘不等。『全面性』是迅速影響大部分或整個腦部功能,腦細胞突出現異常腦電波,一般最常見發病表徵是身體全身僵硬,失去意識倒下,然後抽搐,有時會咬到舌頭,醒來也會感到意識模糊及疲倦。」
「我們的大腦分為不同區域,當中最主要分四個腦葉,包括顳葉(Temporal Lobe)、額葉(Frontal Lobe)、枕葉(Occipital Lobe)、頂葉(Parietal Lobe),而以顳葉最常有『局灶性』發作,之後是額葉及餘下的枕葉和頂葉。『局灶性』有分簡單性及複雜性。它病發時可以屬局部影響,或蔓延至全腦性發作。一般『局灶性』發作要視乎發生在哪個腦區,如只在頭兩側的顳葉出問題,因此區主要是控制記憶,故患者發作時會突然失神如發白日夢,或突然感覺胃脹氣湧上、視覺上會看到環境變形等。」朱醫生說。
抽搐足以致命
雖然腦癇看似尋常,但馮斌熙提醒大眾,「因腦癇有不同類別,徵狀可以有不同變化。而它與中風最大分別是中風前一秒沒事,下一秒身體即可以出現很嚴重毛病。腦癇症是屬長期慢性病,腦癇發作會不停重複出現(Repeated attack),而部分人病發前是有先兆,如有感最少副作用,來控制病情及穩定腦電波,這便是最理想。而無論新舊藥物,它們都會有機會有副作用,常見的有頭暈或作嘔。不過,每種藥物成分各異,故副作用也有分別,有些會影響情緒、體重減輕、體重上升。」
朱醫生又補充,藥物是否有副作用,還要視乎服食分量。「如病情輕者,只要經一輪藥物調校,身體是會慢慢適應。不過,有些病人因害怕副作用而放棄服藥,其實病人只要跟醫生多溝通,看看能否調校用藥分量,便可解決問題。當然如副作用持續,醫生就可能考慮改用其他藥物。根據我們臨牀經驗,有七成病人經過用藥治理之後,病情可以得以控制,有六成病人更可達到零發作。」
治療以藥物為先
現時,無論是兒童或成人患者,治療腦癇以藥物治療為主。市面上,約有十數種藥物屬針對腦癇症。馮醫生說:「如我們進行治療,一般以最大耐受劑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為標準,即是以最少分量開始,如仍出現抽搐,便需要加大分量,但如不再病發便可。希望最少副作用,來控制病情及穩定腦電波,這便是最理想。而無論新舊藥物,它們都會有機會有副作用,常見的有頭暈或作嘔。不過,每種藥物成分各異,故副作用也有分別,有些會影響情緒、體重減輕、體重上升。」
朱醫生又補充,藥物是否有副作用,還要視乎服食分量。「如病情輕者,只要經一輪藥物調校,身體是會慢慢適應。不過,有些病人因害怕副作用而放棄服藥,其實病人只要跟醫生多溝通,看看能否調校用藥分量,便可解決問題。當然如副作用持續,醫生就可能考慮改用其他藥物。根據我們臨牀經驗,有七成病人經過用藥治理之後,病情可以得以控制,有六成病人更可達到零發作。」
手術與生酮飲食法
除用藥,如患者用上兩至三種合適的藥物,但病情未見改善,醫生或會考慮這是否屬抗藥性腦癇,病人可能有需要接受其他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迷走神經治療和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
朱醫生指,如以外科手術去處理,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切除術,醫生會進行一個全面性腦部檢查,如攝錄腦電圖、磁力共振、正電子掃描、抽搐時的數據來找出病灶,再考慮是否需要切除,部分病人可以不再需要依賴藥物。「以顳葉、海馬體硬化為例,若術前評估位置適合,手術成功率可高達有七至八成。」
「迷走神經刺激治療,則是將一部如起搏器放進皮下,刺激頸部的迷走神經,希望穩定腦電波,這不是一種以「根治」為目的的手術,也不涉及大腦,只是刺激大腦,減少發作次數,降低發生意外的機會。這是給予部分有抗藥性且未能接受手術,又經常發作的患者另一種選擇。」
至於生酮飲食則常見用於兒童身上。楊醫生指:「面對治療,兒童與成人的腦癇是有別的,醫生有需要跟家長建立信任關係。特別是當醫生瞭解病人是患上腦癇症綜合症,嚴重者可能出現抗藥性,需要選擇其他方法,如其中一些腦癇症手術是只有兒科才有的。如出現單邊腦部結構不正常,像腦炎、早產嬰,一邊腦部營養不良,嚴重半球性腦癇症,單邊抽搐,部分患者就需進行半球切除或是將神經分割或加減切除,這只限於年幼兒童才有。其次,是進食生酮餐。因成年人擔心太難吃、怕太油膩、怕影響心臟未必適合,相反兒童用此治療較多,但醫生在治療上,就要跟家長加強合作才可以行之有效。」
腦癇突然發作時
當患者發病時,應該要順其自然將患者放平,復原臥式(Recovery position)即是側臥,待患者的呼吸暢順一點,如頸部繃緊便替患者解開衣領,找些軟墊將頭部墊起,避免受傷。如果可以,觀察患者抽搐的時間多久及當中的過程變化,這些資料,能有助醫生作診斷之用。當發病抽搐時,確實有機會咬到舌頭,但如果將異物塞入口中,有機會阻礙呼吸,尤其是在抽搐時,身體處於激烈狀況,如硬塞東西入內,反而會令患者口腔受損,或是把異物如湯匙吞下去,反而令氣管堵塞或造成破損,接着便有機會造成窒息。這是他們不建議的。一般人大發作是指抽搐一至三分鐘,如超過或是持續的抽搐,而神智不清者,如無人陪伴,應馬上召救護車。
生酮飲食從何來
生酮飲食會被視為非藥物性治療的一種。營養師會依據患者的資料,按着不同的脂肪與非脂肪的比例,如三比一、四比一的脂肪(Fat)、蛋白質(Protein)及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去計算,因為脂肪是可以製造血酮,而血酮是有助患者防止出現抽搐發作,但因每個人病情及體質有異,未必所有人都適合,故進行此療法前,一定要先諮詢醫生及營養師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