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師張軻繼去年榮獲阿卡汗獎(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後,近日再奪得重量級國際建築大獎,芬蘭的阿爾瓦阿爾托獎(Alvar Aalto Medal),是首位中國人得此殊榮。從張軻北京胡同再生項目中可見,他的設計富有人文氣息,能夠自然融入原來社區,且擅長運用在地的建築材料和技術,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精神。評審團形容:「在中國普遍標準化的商業主流中逆流而上,實現了一種不同的視角。」
老北京胡同 新舊共生
胡同的歷史可謂跟北京城一樣悠久,相對皇家建築,它承載的是北京平民文化。過去三十年餘年,北京主要採用「大拆大建」的方法改造舊城,大幅拆除胡同來興建新的房地產項目。更甚者,因為居住環境的落後破舊,僅餘的老居民陸續遷離舊居,加劇胡同文化的消亡。眼見胡同陷入拆除與保育的兩難局面,張軻提倡了「微更新」的改造概念。2012年,在西城區政府邀請下,他着手改造大柵欄區的老胡同院子。
張軻把破舊雜亂的茶兒胡同8號院子,改建成名為「微雜院」的社區兒童活動及藝術中心;其設計靈感來自院子中一棵栽於明朝的古槐樹,而槐在傳統文化中正正代表知識和學習。新增的兒童設施規模雖小,卻補充了傳統胡同少有的公共服務功能,豐富居民生活,亦有助緩和社區老化的問題。
社區共用 留住胡同風貌
至於附近楊梅竹斜街53號的「微胡同」項目,是個面積只有30平方米的旅舍,旨在探討在有限的胡同空間內興建可供多人使用的「超小型社會住宅」,以及胡同中私人及公共空間共生的可能性。在傳統的胡同格局中,他加建了五座小房子,作靈活的半開放異質活動空間,給社區鄰居共同使用,以善用空間資源;他採用大量的玻璃,以保留建築物的光線和空間感,使新建部分的造型前衞得來,又不會破壞胡同的古色古香面貌。
這些細微的改變使胡同邁入現代化的同時,又不失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價值;唯有與居民生活緊緊扣連,才能令胡同保育不至淪為媚俗的旅遊景點。「微雜院」和「微胡同」的成功,證明了「微型城市化」的可行,若能更廣泛地應用於中國其他城市的舊區改造中,減少大規模且勞民傷財的推倒重建模式,有望達至城市現代化及文化保育並存的可持續發展。
(圖片由ZAO/standardarchitectur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