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紅十字會專欄】用心和行動才能讓青少年打開心房 「諮心計劃」冀強化朋輩心理支援 提升社區應對情緒問題的能力
社會越來越關注精神健康,青少年的心理和情緒狀況更是我們關心的焦點。不過,很多家長、老師、社工以至朋輩面對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卻無從入手,不知道要如何表達關懷和給予支持。要與青少年同行,除了真摯的關心,我們還需要認識青少年成長的需要,以及支援技巧,才能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關懷和幫助,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以至面對壓力時獲得更好的支持。有見及此,香港紅十字會今年推出「諮心計劃」,教導大眾觀察及應對身邊青少年的情緒困難,至今已有逾500人參與。
三年疫情和各種社會狀況對香港青年的心理健康帶來許多挑戰。疫情期間,上課的模式轉變、考試延期、以及社交距離措施令他們無法與熟識的朋友見面等,都為年輕人帶來困擾。我們在2022年進行的社區需要調查發現,由於害怕被疾病感染、社交疏離和信息氾濫,青年心理健康在第五波疫情中受到嚴重影響。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支援,可能會帶來持續影響,「諮心計劃」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強化朋輩支援能力 建構情緒互助網絡
家長、老師等對青少年的情緒固然有重要影響,但朋輩也是青少年主要的傾訴對象。國際紅十字會多年來提倡非專業人士的角色,強調朋輩支援、非專業諮詢輔導和心理急救能提升社區的心理支援能力。
「諮心計劃」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青少年為主要對象,藉網上課程和實體工作坊提升溝通技巧,培養參加者成為「諮心大使」,用同理心去互相支援,共渡難關。第二階段的對象則延伸至家長和非專業諮詢輔導人士,透過香港紅十字會線上學習平台的自主學習課程,提升能力去支援受情緒困擾的青少年。我們相信,透過朋輩、家長和社區人士的合作,可以提升整個社區的心理支援能力。
「諮心計劃」的第一階段在今年二月展開,其中一百多位參加者已完成課程,成為「諮心大使」。計劃成功提升參加者的能力和信心,97%的參加者在完成網上課程後,表示自己在支援青少年精神健康或情緒需要的知識和技巧有所提升,接近90%表示參加計劃後有信心去支援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或情緒需要。
「諮心大使」有所得着 助己助人 學習如何關心身邊人
我們發現首階段課程中逾四成參加者是學生,他們成為「諮心大使」後都各有得着。有同學反映指,自己不但更有信心為身邊人開解情緒,同時亦更有能力疏導自身壓力。化名T的參加者是一名大學生,他表示自己在考試期間深受壓力和焦慮的煎熬,總是擔心溫習進度未如理想,有時候難以入睡。但T在完成課程後,開始有所改變:「我跟隨『諮心計劃』的課堂建議,學會在臨睡前將事情放下,將一些擔心的事情寫在筆記本上」。此外,他亦會做呼吸練習,嘗試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慢慢將緊繃的情緒放鬆下來。
另外,T也學會了「觀察—聆聽—連結」的心理急救技巧。這個技巧讓他明白到,除了一般問候外,他還可以透過朋友的語調、行為舉止和日常習慣,了解到朋友的精神狀況,「有時候,朋友並不會主動表達情緒,但只要我用心觀察,就能發現他們可能隱藏的壓力或困擾,及時回應身邊人的需要。」
展望未來 持續擴大支援網
心理學家有專業知識去進行輔導,然而要令更多人願意打開心靡,朋輩及社會網絡的支援不可或缺。
在下一個階段,「諮心計劃」會為青少年工作者提供心理支援訓練,並會將心理健康的培訓延伸至公眾層面,例如家長群體。我們希望支持家長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子女,與青少年工作者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成長環境,建立起一個更加全面的支援網絡。
你的參與:製作心侶瓶 覺察自己 回到當下
心侶,心的伴侶。在空瓶子中加入不同色彩的材料,你都可以製作能代表你內心的心侶瓶。製作心侶瓶的方法很簡單,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材料。
製作心侶瓶讓我們面對壓力時,可以把注意力帶回當下,與自己的內在情緒和感受連結,紓緩情緒。製作心侶瓶也是一個靜觀的過程,讓我們加強自我的覺察力,留意情緒和身體感覺,例如厭惡、緊張、焦慮、擔憂等,以及這些情緒帶來的影響。
青少年工作者也可以引導較難表達情緒的青少年人透過觀察心侶瓶去接觸自己的內心,進一步理解和明白他們。
「諮心計劃」課程內容
介紹輔導的基本元素,包括同理心、支援性的溝通技巧,非精神健康專業人員的支援技巧和知識,以協助青少年認識和渡過情緒和成長的挑戰。
第一階段:
- 課程包括:1個網上課程及2節實體工作坊
- 完成課程要求,可獲「諮心大使」證書
第二階段:
- 課程包括:於香港紅十字會線上學習平台進行自主學習,共有四個單元總長度為3小時20分鐘
詳情請瀏覽:https://www.redcross.org.hk/tc/PSS/youthmh_couns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