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爭到抗疫,香港人往日所過的「正常生活」早已遠去。回得去嗎?在這個「不正常」的時代,漫畫家黃照達辦了名為《正常生活》的個展。這次,他跳出其在政治漫畫中慣用的表達模式,轉而藉着較為抽象隱晦、以符號拼貼手法,繪製成多份新作,探索正常/不正常生活的界線及意義。
展在瘟疫蔓延時
《正常生活》展覽在2月13日開始。展期遇上疫情升溫的日子,是黃照達始料不及的。為了觀展者健康起見,他唯有取消較高危的開幕活動,又拍片呼籲有興趣觀展者:「用一個口罩的代價上來看」,不過盡量避免一羣人結隊參觀畫廊。
訪問當天,黃照達也是戴着口罩講說話。他憶述,早在去年十月、十一月,已構思「正常生活」這個題目。那時,反送中運動已持續多月,他聽到很多人說,日常生活受到影響,「有返回正常狀態的心願」。
「大家都很渴望回到正常生活,但我自己就想,一路以為的正常,是否我們最想要的生活?還是我們被過去的正常規限或麻醉了?」黃照達覺得,雖然現時社會狀態不正常,但反而會有值得深思之處,因此,他以「正常生活」的概念為核心主題,開始為展覽繪畫製圖。直到展覽開幕前幾天,才終於準備好所有作品,大功告成。
在政治漫畫之外
黃照達以《明報》「嘰嘰格格」專欄的政治漫畫為人熟悉。他的政治漫畫,多是在數格內有明顯的故事發展,表達方式既簡單直白,幽默灰諧,讓人會心微笑。他說,通常專欄作畫只需時十五至二十分鐘,務以快速回應時政。
但在《正常生活》的作品,縱使可從畫風辨識出自黃照達手筆,但則採用了與其政治漫畫迥然不同的表達手法。黃照達繪畫是次展覽的作品時,刻意放慢了作畫節奏,表示「想脫離講得很清楚很白的模式,更抽象隱誨」,探索自身作為繪畫藝術家的另一面向。
這次黃照達展出的,包括一些電腦繪圖畫、鉛筆手繪畫和孔版印刷品(Risograph print)。恰如藝術家自言,這些作品與政治漫畫,沒有明確的故事和信息,多見的是以幾何圖案和抽象符號,拼湊出的、耐人尋味的奇怪世界。
雖則在作品上不見有呼之欲出的抗爭場面,但觀展者還是可以從去年六月至今香港人共歷的不正常生活中,推敲到作品中的符號寓意。黃照達透露,像「太空船」和「太空人」,就是他看到近幾個月,好多朋友離開或打算離開香港後想到,代表着「離開的欲望」;又如「泳池」,本來是黃照達喜歡的畫家David Hockney常畫的場景,但現在也成了讓他聯想起過去半年屢見不鮮的浮屍的場所。
正常與不正常之間
朋友相繼乘太空船遠走高飛,見泳池卻聯想起海港浮屍,僅是抗爭運動對黃照達(及許多港人)影響的冰山一角;現在全城遭遇疫症肆虐,在大學教書的他改為家中工作,辦畫展也要取消開幕活動。這一切,不應是「正常」的。
完成名為《正常生活》的展覽後,黃照達有像其他人一樣,更有回到「正常」日子的欲望嗎?黃照達退一步說:正常與不正常,是「習慣」的問題。「正常就是大家所習慣的,不正常就是不習慣,而不習慣就會給你動力去explore(探索),這後着才是最重要的。」
然後,黃照達以兒子的一件趣事作例。他和十歲兒子出門,在街上才發現,兒子穿了鴛鴦鞋,兩隻鞋同牌子卻不同款,厚度高低不一。兒子覺得穿鴛鴦鞋沒問題,他就答:「你很勇敢,大部分人都不會這樣穿,因為怕別人覺得不正常……但一高一低長期會令你腳有問題的。」
可能香港也是穿了一雙鴛鴦鞋?對過去的「正常」還有眷戀,但亦勇敢地踏前一步,選擇「不正常」,現況是凝留在一個充滿惶恐的狀態,進退失據。但最終要走向哪裏去,歸根究底還是應該叩問自己,也許就像黃照達所說:「抗爭到疫症,給了香港人一個好機會反思:你想要怎樣的生活?」經過這段時期,相信大家也大概有了答案,接下來就是追尋想要的生活。
黃照達《正常生活》
地點:奕思畫廊(中環鴨巴甸街24-26號興揚大廈1C室)
日期:即日至3月7日
詳情:facebook.com/a.concept.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