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的性格有一點點孤僻。
簡單來說,他不是被欺凌那種,但沒有多少個朋友。上實體課的日子,放學後我會問他小息時的活動,他回答: 小便、吃小食和看書。
媽:其他小朋友小息在做甚麼?
仔:追來追去。
媽:你為甚麼不一起追?
仔:因為老師說,走廊是不可以跑的。
媽:哦。
活了這些年,成長路上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分享人生和理想,感覺是很美好的。很想孩子都能享受到友情的喜悦,就嘗試着幫他去結交朋友。
例如,我家孩子是乘校車的,但我會間中到校接送,跟同班同學的媽媽聊聊天,然後再約人家吃早餐,接着相約兩家孩子一起到公園玩玩,希望熟絡以後,小人兒在學校可以多一個朋友。
但結果往往是,在公園玩樂時小人兒互動交流得很開心,回到學校後,友情卻又回到了原點。我家孩子繼續自己去小便和吃小食,人家孩子繼續追逐玩樂。
又例如,我會給孩子帶一點獨立包裝的小食或貼紙,叫他小息時送給一些坐鄰近位置的同學仔,還教他如何打開話匣子,跟人家聊聊天。
回家後,問他小息做過了甚麼,就是: 送禮物、小便和吃小食。
媽: 有跟同學仔傾兩句嗎?
仔:沒有,好趕時間。
媽:哦。
然後,我開始反思,如果小人兒也不覺有問題,為何媽媽硬要幫(還是迫?)他交朋友?
新一代作家和節目主持人米哈,近日接受《星期日明報》專訪時,回憶起求學時的日子道:「我好長時間在很孤獨的狀態下成長,而表露情緒是很危險的行為,每次雀躍可能是一個被欺凌的陷阱。」然後,他就在近日的新書中,以自身成長的經歷,作為引子去介紹不同的文學作品。
無人希望在孤單和被欺凌的環境中成長,但經歷成就了今天的他,讓他能夠抽離地以獨到的視野,去閱讀和解讀傳世的經典作品。
當了媽媽八年,深深明白人各有自己的個性。做媽媽的,可以觀察、可以協助,但改造不了多少。父母的角色與其說是孩子的塑造者,說穿了,其實只是他人生初年的託管者。
再回頭看,一個人如果能真正享受獨自打邊爐、獨自看電影、獨自跑步做GYM和唱K,人生真是那麼可怕嗎?如果人生在「人群像羊群」和「能獨自乾一罐汽水」的境界中選擇一個,哪個又是比較幸福一點?
跟所有內向孩子的媽媽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