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黃家正
熱門文章
黃家正
正一大師
ADVERTISEMENT

黃家正專欄:天堂與地獄

09.08.2018

最近發現了新的觀點:音樂分為寫實和虛幻的世界。

貝多芬在掙扎和追求中找尋一個理想世界,和我們拉近到他的不可能:那種信念是我們心裏最需要、最安寧的。所以我們也會感到那種令人充滿力量的崛起和抬頭,照亮一切黑暗絕境。那感覺是真實的,但世界是虛幻的。舒伯特慰藉心靈,坦然面對人生,唱出感人旋律,他的音樂世界道出他的感覺,是主觀、刻意的。莫扎特的音樂從頭到尾都是虛構、虛擬的。他的音樂風格源於歌劇,歌劇裏的故事主角、表情性格千變萬化,音樂動態靜中帶動,甜酸苦辣出人意表,雖然你可說是人生百態,但其實他的靈魂從來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從「天堂」上勾畫人類角色,讓我們窺探神靈的視窗。

浪漫思鄉的蕭邦、苦戀自迷的舒曼、優雅時尚的孟德爾遜、萬字難言的李斯特,全部屬於一個瘋幻的離實世界。他們迷人、感動、情感氾濫,使人情不自禁,但也終究是一個幻想,也自如他們也喜愛作出「幻想曲」一樣。

在我心中,只有兩位作曲家最無情的寫出現實:巴哈、蕭斯塔科維奇(Shostakovich)。 筆者最近彈奏後者的音樂的時候,感覺到天堂和地獄也不存在了。至少,它們也一直不分開地存在,因為它們就是這裏。以前的作曲家把腦子心裏的感情生活世界用音樂表達,蕭氐卻跟你說:看!這就是現實。

巴哈對我來說也是現實,但那是你看不到的,或是你不知道你可以看見的現象。他的音樂現實存在於世界所有物質,物質和非物質融為一體,當然,也可能是從來也就是一體吧。那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朋友。

有些人需要精神上的昇華、感覺的打動,有些喜歡刺激的享受、也或許是片刻的慰藉。我相信不是每個人也喜歡在聽音樂的時候突然看清現實的現象。畢竟「現在的實景」無論是殘酷的、美麗的,它沒有真假之分,因為世界就是如此。

(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