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的文化反思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屏東生態行

獵人的文化反思

10.04.2017
don170310-146
don170310-146

編輯陳伊敏去了台灣,為我們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台灣。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提到台灣原住民的獵人文化。他們一方面強調「人有人道,獸有獸道」,即是知所節制,知其界限;一方面重視分享,賤視私藏。

人類由牧獵社會演變成農耕文明,是優是劣,有時難以說清。科幻小說作家艾西莫夫同時是基礎知識的傳遞者,他晚年著有一本小書,名為《詮釋人類萬年》,開首就提到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文化差異。一般人可能不知道,農耕民族的生活一直比遊牧民族艱苦,前者充滿樂趣,後充滿汗水。艾西莫夫認為,《聖經·創世記》記載農夫該隱殺了做牧人的兄弟亞伯,正是人類生活方式轉變的象徵。農耕文明興起後,人類戰爭愈趨殘酷。打獵的民族喜歡分享,因為不分享,獵得的肉最後吃不完也會爛掉,而且部族間不易打鬥,兩方對陣,人數多寡,強弱之勢,一目了然,弱方放下獵物跑掉,戰爭就結束了;農耕民族的糧食可以儲藏,可以養活更多人,然而鋪設了灌溉設施的耕地難以轉移,結果兩軍對峙,打到最後,退無死所,就是殊死肉搏之戰。

伊索寓言有一個關於螞蟻和蟋蟀的故事,描寫螞蟻辛苦儲糧過冬,蟋蟀終日嬉戲,影射的正正是農獵之間的文化差異;小時候讀這個寓言,只覺蟋蟀可恥可恨可憐,但當接觸到獵人的文化,再回想起這個寓言,就不免有一種幡然醒悟之感。蟋蟀不是天然的歹角,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在一個過分強調私藏和營利的社會,蟋蟀更是一種極具啟發性的震撼教育。

台灣的秘境原鄉,還努力保留着這些「蟋蟀」;香港呢?香港還有那種把最重要的東西分享給所有人、對生殺大權知所節制的「獵人文化」嗎?

張帝莊
採訪主任

<!–延伸閱讀:

【台灣屏東生態行.守護原鄉的人】大武部落 愛高山不愛高樓 https://goo.gl/GlkVh3

【台灣屏東生態行.守護原鄉的人】採訪手記 https://goo.gl/rkRcUs–>

編輯推薦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屏東生態行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