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聽到上述的故事,都會答記者一句:「我都是這樣長大。」有幾多人夠膽講,小時候沒有被父母或老師打過或羞辱過?我們都經歷過這些痛苦,但是因為這些做法被視為「正常」,我們就不加理會。有幾多人會明白,童年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又有幾多人可以像美玉般幸運,找到方法,嘗試找回自己內心的小孩?可以理解到童年的影響?有幾多人會幸運找到方法,找回內心的小孩?
也許你可以問一下自己,你對童年的最早記憶是何時?五歲?三歲?剛出生的一刻?這個小孩,過得開心嗎?見過以前的自己,你會認得他嗎?今日的你,還是當日的他嗎?
當「社會化模式」的育兒方法無所不在,根深柢固,牢牢植入許多人的心裏和腦裏,我們很可能如同前述兩個案的主人翁,沒有追溯自己童年成長的一點一滴,那種微小但長遠的影響。當虐兒案屢屢出現在報章頭條,我們最應該有的反應,也許不是指責,而是反躬自省。究竟我們想維持本來那種看來無害但其實可能有害的育兒方法,抑或擁抱另一種思維,把育兒看成是一種對自己童年的追尋和修正?
以下為社會化模式(專制式教養)和輔助模式(威信式教養)的三大特點:
羞辱只是家長的發洩
針對「孩子是什麼」的批評,無論是直接或間接,都是羞辱。
羞辱只是令孩子對自己有一個負面的形象,如同在心理上打屁股,令他們停止某種行為,而不是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帶來什麼影響。差恥是沒有抒發途徑,所帶來的影響相當深遠。
兒童在大約兩歲時,已經開始發展語言能力,建立自我形象。當孩子被羞辱而感到沒有價值,他們便會更加努力去取悅父母。這讓父母認為羞辱是「奏效的」。
羞辱只是父母發洩情緒的方式,但是沒有教導孩子如何與人建立關係,只能夠控制孩子的行為,不能啟發同理心。
羞恥是虛偽的根源。當發怒的時候,易於感到羞恥的人會較可能產生惡意、間接的攻擊性,或自我摧毀。
羞辱的說話例子如下:你這個頑皮的男孩子;好孩子是不會這樣做;不要像嬰兒那樣;不要那麼軟弱無能;為什麼你不能多像你兄弟那樣;沒有其他孩子像你這樣。
分享感受而不是失控
向嬰兒表達憤怒,或其他「難以承受」的情緒,都是不恰當的,這對他們來說是太具壓迫感。
與孩子在衝突解決過後,需要回顧檢討,例如「剛才我提高聲線時你是否感到驚愕?」或是「我向你發脾氣時你的感受如何?」跟他們交流時,要維持情緒上的安全範圍,他們的回應是至為重要的。
當父母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時,必須慎防倚仗孩子作為輔導員或心腹,以免要他們承受我們的煩惱。
了解孩子的「惡劣」行為
孩子的「不當的行為」,其實只是兒童嘗試以他們所知的最好方法,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或者學習新技能。
幼兒正常地是會自私、霸道、充滿生氣和好奇,他們不能耐心等候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他們沒有像成年人那樣的時間觀念。
假如沒有了解兒童的「惡劣」行為,便有可能忽視了他們的需要。有時兒童重複地出現攻擊行為,可能是基於家庭內的紛爭。
有大量研究顯示,持續地表現反社會的行為,例如敵視和欺凌,都是兒童感到某方面受傷害而作出的反應。挑釁行為能顯示出兒童感到無聊,可能需要另一「劑量」的人與人交流。
體罰只會短時間有效
打孩子能強迫他們做你想要他們做的事情,但只會短時間有效,強迫出來的行為很快便會消失。
一半被虐待的兒童長大後會虐待他人,令兒童對自身的痛楚感到麻木,從而對別人的傷痛也沒有感覺。感覺麻木造就了暴力行為。怒火中燒的人會變成欺凌者,而那些因恐懼癱瘓的人就成為受害者
一個研究曾調查270個來自不同背景的男女,曾被父母體罰的孩子較有可能對同輩動粗。德國研究觀察了570 個家庭,發現嚴厲的懲罰跟兒童的反社會行為有直接關連。美國研究900名兒童兩年, 發現較常受到體罰的兒童更容易有行為問題,包括說謊和欺凌別人。這些孩子對傷害他人的行為顯得較少悔意,他們的破壞性也較強。
真心欣賞孩子
1)讓孩子專注於實現目的所帶來的喜悅:當看到孩子學習新事物,對他們說:「你似乎很享受做這件事」、「我很高興看到你做這件事,因為你看來很自得其樂!」
2)幫助孩子自我評估:例如「你如何喜歡你的畫作?」
3)詢問他們的內在經驗:對孩子內心的感受和想像感興趣,「你寫這故事時有什麼感受?」、「你剛才享受向我講這故事嗎?」這樣做更能滋養他的自尊心,豐富彼此的關係。
3)利用以「我」為本的表述,來代替為孩子冠上標籤:稱讚孩子時可以說:「我喜歡你選擇的顏色」或是「我喜愛你這樣唱這首歌」而不是「你真是一個好畫家」,或「你真是一個好歌手」,重視你的感受,而不是一個以道德或素質為本的標籤。避免置自己於高位,以權力蓋過孩子。
4)評論行為不評論人:不要說:「你願意分享玩具真是一個好男孩」,取而代之可以說:「謝謝你跟朋友分享玩具,這樣令他很高興,也令我很高興。」
不要讓讚美變成操縱
孩子取悅成人時會得到獎勵,做不到就會被否定和冷淡對待。稱讚及否定被巧妙地結合使用,就會引導孩子遠離他們的真正自我。
一段關係簡化成操控一方和受操控一方,代價是失去了真誠的關係。
慣於受讚美的孩子不再得到讚賞時,他們便會感到沮喪,這樣會削弱他們的毅力。大量研究顯示,當兒童期盼或預料得到獎賞時,他們的表現會更差勁。
獎賞扼殺創意,因為它不鼓勵冒險。當孩子只專注於獲得獎賞,便會傾向逃避挑戰,選擇「穩打穩紮」,只做到最低要求來獲得獎品。
喝采式說話並不可取,「我知你一定可以做到」、「你做得愈來愈好」的讚美背後,隱含着「你還沒夠好」的意思。
父母有時會錯誤地以孩子的成就來滿足自己,利用他們來彌補自己受傷的自尊心或自豪感。這會奪去孩子對自己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