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讀小學那時仍然有書法功課,每逢農曆新年前夕,中文老師總會派幾張紅紙給我們寫揮春,字當然寫得東歪西倒、見不得人,但總算構成了一種傳統習俗的回憶。如今隆重其事張貼揮春的人愈來愈少,更何況親自寫揮春的人?書法家青山不墨(Packy)一向有寫揮春的習慣,今年找來版畫工作室Marble Print & Clay,聯手推出木刻書法揮春系列,讓這門幾近失傳的工藝重現眼前。
重拾舊時情
農曆新年前夕Packy總是忙得不可開交,「好多人都問我會否寫揮春或利是封,我想,與其寫完拿去印,倒不如做些有人情味的事;普通機器印刷的新式揮春早就充斥市場,但人手寫到手斷又寫不了多少張……」她想起小時候,家中長輩總會寫揮春,更有親戚送來應節的版畫,充滿濃厚的傳統節日氣氛。
為了讓揮春保留傳統特色之餘亦增添新鮮感,她除了找來Marble Print & Clay的版畫家朋友幫手刻版和拓印,更邀請本地手工啤酒「門神啤酒」合作,根據以六位神話人物為名的啤酒款式,如玉皇大帝、灶君、孫悟空等,創作六款揮春。
Packy寫好字後便交給版畫家,他們先在木版上刻上反向字眼,然後把墨水掃在版上,最後拓印到紙上。此乃雙方首次以這種形式創作,版畫家David表示:「跟雕畫不同,雕字要跟字的筆順及力勁,一張有四個字的揮春,雕刻需多達十二小時之久。」木材當然有講究,David坦言不易找,「最好就用櫻桃木,今次因應展覽場地所限,要用較輕薄的木材,從日本訂來上好的夾板來刻字。」
別以為雕好版便可一勞永逸,光是拓印這一環節,經上漆、塗漆、剪裁等步驟,就已經要花一個小時才能印好一張揮春。「印完之後,你會見到木紋,以及木刻的痕迹,而刀鋒也較為有力。」
木版印刷 平民工藝
Packy亦表示木版印刷和用筆寫的感覺不同,因為每次拓印的水墨深淺濃淡都不一樣。她形容木版印刷和篆刻有點相似,但後者字體筆劃較為工整。「古時的書法大多刻在石上,即是碑,然後拓印,可以保留較長的時間;木版印刷比較易做,材料相對平民,是名副其實的民間工藝。」
光是單色印刷的揮春的工序已如此繁複,雙色甚至多色的印刷則更加考驗版畫家的功夫。Marble Print & Clay早前曾為門神啤酒創作一紅一藍的門神年畫送給客人,從畫稿、配色、雕版、 試印、上墨到最後套色,用了將近一個月才完成一百五十對門神年畫。
David說,版畫在香港屬小眾藝術,像他們般專接商業訂單的更是少之又少。他早年於美國修讀Fine Arts,回港繼續進修版畫,師從本地資深版畫藝術家廖少珍,兩年前和友人成立版畫工作室,進行不同形式的版畫創作及推廣浩動。他們和從事新派書法創作的Packy一樣,既有扎實的功底,又樂意嘗試中西、新舊合璧的創作方法,為傳統工藝增添上新意。
《新年木刻版畫藝術展》
日期:即日起至1月30日
時間: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
地點:誠品生活尖沙咀店3樓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