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于逸堯
熱門文章
于逸堯
一菜一路
ADVERTISEMENT

于逸堯專欄:觀自助(三)

14.05.2016

就以我出生、成長及現時居住的城市「香港」為例,自助餐在這兒可說是個非常有趣的大觀園。作為一種外來的飲食模式,真不知道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引入和興起的。但可以肯定地說,直到今天,自助餐依然是香港主流大眾極為喜好的上館子選擇。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我有理由相信,香港人愛自助餐,泰半出於根深蒂固的貪小便宜,怕「蝕底」怕「執輸」心態和價值觀。

自助餐形式,為客人提供用餐時間及環境氣氛上的便利;不過這些似乎都不是香港人欣賞和關心的地方。他們最沉醉,甚至可以說沉迷其中的,反而是它的另一「副作用」──任吃。任吃對於香港人來說,最吸引的並不是東西好不好吃,而是種類是不是夠多,食材是不是貴價貨。最重要的,是拿了食物後,吃了一口覺得不喜歡,甚至還沒有吃便不想再碰的話,可以叫侍應把棄食拿走,然後當作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再去拿東西吃。自助餐的客人,無限重複這種行為直到滿足為止,全不覺得需要為白白浪費食物而負責。因為他們大都認為,自己付了入場費就是王道,這些全都已經算在價格上面,是「包埋」的。

如果上面所說的還未夠離譜的話,那麼你到香港的自助餐場地,特別是價錢屬於中下的那些,便一定能夠體會眼睛和耳朵都感覺到的失常狀態。我們養動物,會觀察到牠們為了得到食物而願意作成的行為。這是動物的本能。人類雖然也是動物,但我們的思維邏輯,是應該是比我們的獸性強的。在異常貧窮的社會,大部份人連兩餐溫飽也保不住,忽然遇上供應無盡的、橫陳於眼前的食物而行為失控,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事。但一班肚滿腸肥、營養過剩的城市人,遇到無限任吃便爭先恐後,一盤子拿走人家十多二十隻生蠔,或者像大屠殺現場一般,屍橫遍碟的各式昂貴海鮮;或甚是密麻麻像俯瞰北京塞車一樣的一盤壽司,拿回自己桌上只挑起上面的魚生來吃,下面的壽司飯全部不要,只為飯粒容易填滿肚子,吃飯吃飽便不划算、便吃虧了。這些「肉酸」行徑,全都基於上述怕「蝕底」怕「執輸」心態。最不可思議的是,這種態度許多時是由家長灌輸給子女的,認為這樣才叫聰明、才叫「醒目」。

這樣的自助餐攻略,腰包掏了,但究竟有否享受到飲食的趣味?只是為了「唔蝕底」,一頓飯吞下五頓飯的份量,輕者消化不良,重者吃出大小健康問題,這樣花錢是否真的很划算?當食物沒有限量時,一心要吃出超過自己所付價錢等值的食量,然後得意洋洋地覺得「賺了」;賺到的是什麼實在撲朔迷離,賠上的又可會是更可貴的個人品格和福德呢?(下期續)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