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董啟章
熱門文章
董啟章
Ghost on the Shelf
ADVERTISEMENT

歷史的自然

07.06.2021
圖片由作者提供

森鷗外從明治進入大正年間轉寫歷史小說,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現象。從外緣來說,有人認為是對日趨高壓的政治形勢作出的反應,也即是出於自我審查而迴避當代題材。從內緣來說,鷗外經過中期的自然主義實驗,在小說形式上似乎未能推陳出新,頗有興味蕩然之感。於是便乘着明治天皇駕崩、乃木大將殉死的契機,橫空寫出了體裁獨特的〈興津彌五右衛門之遺書〉,並開始了所謂的「歷史小說」時期。

這個發展其實並不真的是突然的。鷗外少年時已奠下漢學的根基,又出身於舊藩的醫家,對江戶時期的體制和思想深有淵源,對歷史文獻亦早有收集研究的興趣。讓這些因子和文學創作結合,只是時機的問題。從浪漫主義開始,到自然主義的嘗試,鷗外在創作上遍歷了西方現代文學的主要潮流,但卻對這些舶來的形式漸漸感到不滿,因而回頭向自身的承傳尋找出路。不過,如果把這轉向簡單地解釋為回歸傳統,那就太小看鷗外的能耐了。

無論是在外緣還是內緣上,鷗外的轉向都不是逃避或退縮。相反,他是在看似最陳舊的題材、最保守的形式上尋求突破。這比任何前衞藝術更是一記險着。鷗外不是以現代的形式寫歷史題材,好像之後的芥川龍之介那樣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寫古代人物。鷗外也不是回復舊的敘事形式,例如平安時期的物語或者江戶時代的通俗小說。他創造了一種奇特的「史料體」。所以有人質疑這些作品既不是小說,也不是歷史,更加不是歷史小說。

鷗外在〈依照歷史與脫離歷史〉一文中,這樣地解釋自己的創作動機:「我在查閱史料時,對見於其中的『自然』產生了尊重之念,而且不願隨便加以改變。此其一。我又看到現在的人把私人的生活如實描述,覺得如果可以把現實如實呈現,當然也可以把過去如實呈現出來。此其二。」可以說,這種對待小說的態度,延續了之前的自然主義實驗,分別只是把自然主義的「如實呈現」的觀點用在歷史之上。何謂「如實呈現」?即是對現實的體驗不虛構、不改動、不加添,保留它的參差、零碎和偶然的面貌。

問題是,個人生活的體驗對作家來說是直接的,歷史卻是過去的事情,作家只能間接從記述得知,談不上任何體驗。那麼,又何來「如實呈現」歷史之有?所以,我認為鷗外的真正意思,其實是「史料的自然面貌」,而不是「歷史的本來面貌」。他試圖建立的,是一種對待史料的自然主義。他想尊重的,是歷史通過史料留下來的「自然」。

但是,如果只是尊重史料的自然面貌,那讀史料和抄史料便足夠,不必再把它變成小說。要變成小說,就必須擺脫歷史(史料)的束縛。在遵從歷史事實的同時,人物性格、事件因由、情境氣氛等,都是作者可以發揮想像的地方。「依照歷史」和「脫離歷史」的兩個主張,看似自相矛盾,實際上卻不只是歷史小說,而是所有小說所必然包含的兩個相反相成的動力,也即是寫實和虛構的根本原理。鷗外按照這些理念寫出來的代表作,是《澀江抽齋》。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澀江抽齋其人,是幕府後期津輕藩留駐江戶的儒醫。鷗外在收集古書的過程中,常常看到「澀江道純」的名字和「抽齋」的印章,產生好奇。多番追查之下,開始了解這個人的身世,除了是藩主的醫師,也是個儒家學者,對諸子哲學和經籍考證有深厚的功夫。這和鷗外自身的背景及理想非常相似,志同道合,孺慕之情油然而生,甚至想像假如生於同代,與對方肯定會有所交接。就是出於這樣的個人情懷,鷗外查考了有關澀江的歷史,並且寫成了「小說」。日本文學史家小西甚一認為,鷗外這部小說應該稱為「誌傳」,以別於一般的「歷史小說」。

《澀江抽齋》肯定是一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書。關於這本小說的特色,鄭清茂教授在中譯本緒論中有詳細分析,我無法在這裏全數轉述,只能摘取重點一二。雖說主角是澀江抽齋,小說中直接談及他的只有約四分之一,其餘的部分包括抽齋的祖先、師友、妻子、子女等的記述,其中以第四任妻子伍百的描寫尤其精采。在抽齋死後,小說還有達四分一的篇幅,敘述他的其中三位子女的成長和人生際遇。此時正是從江戶邁入明治的時代轉折期,抽齋的後人扮演了把歷史與當下連結在一起的角色。

小說另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是作者的介入。從一開始,鷗外便把自己如何發現澀江抽齋這個人物,以至於尋訪他的事蹟和親族的過程,完全展露於讀者眼前。到後來他甚至親自接觸到澀江的兒子保,並從對方身上得知更多關於抽齋的往事。作者的現身其中,一方面強調了小說的真實性,但另一方面卻又增加了它的主觀性。而在行文上,鷗外在客觀的史料鋪陳和主觀的情境描寫之間,出入自如,更加突出了自然主義「如實呈現」的弔詭。

其他諸如沒有完整結構、不斷旁生枝節、不作人物心理描寫、數字和事實羅列的寫法、採用漢文訓讀體和文語體等特色,都令《澀江抽齋》看來完全不像當時流行於日本的現代小說,甚至跟現代小說背道而馳。當初讀者看後的迷惘,可想而知。從今天的角度,說這是一部寫於現代初期的後現代小說,一點都不誇張。森鷗外的小說認知超前了一百年,甚至更長。我不敢說,今天的讀者是不是已經準備好去了解這本書。也許,它永遠也不會被了解。

圖片由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