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家者,與我們是多有距離感?明明知道大家身處同一城市,走在街上卻鮮有交集;明明知道大家都生而為人,卻難以理解彼此的處境。這種既近且遠的距離感,不單使無家者感到孤獨無助。更使他們不單單失去了一個「家」,亦失去了一份「家的感覺」
「我好唔鍾意自己嘅處境,我想同佢哋(無家者)劃一條界線。」
這是無家者阿健在輔導時,向我表達他對於自身無家經歷的抗拒。
阿健的想法看似頑固,但亦是我們的折射。面對無家者,有的人會心生憐憫,有的人會保持距離;但無論是憐憫還是保持距離,或多或少都帶着從上俯視的角度,覺得無家者社會地位低下、際遇坎坷,「他們與我們不同,與社會主流的價值不合,所以想要可憐他們、改變他們,或是厭惡他們」。這些潛移默化的想法所產生的疏離感,使無家者被排擠,被拒於社會之外。這種孤獨感,不單使人失去了對這個地方的歸屬感,更使人對自身價值感到懷疑,甚至感到自卑。
我們每個人都害怕會被社會、被自己所討厭;害怕被別人排擠,害怕被自己看不起;但對於無家者來說,這些恐懼都確切地變成了現實,他們只能透過不同的方法去拒絕接納這現實,甚至拒絕接納自己。這一條線,不單劃清了自己與同行夥伴的分別,更劃開了自己與現實的距離。
「我真係唔明點解人淨係識得顧住自己……我覺得做人應該要真誠,要識得互相尊重……」
過往人們感覺阿健自傲、不懂尊重、對人充滿敵意,但與阿健的相處裏,卻不難感受到他對真誠尊重的重視。當他感受到來自別人的尊重和信任時,他平日的戾氣便會完全消散,可見的只有友善的笑容、尊重的語氣,以及真誠的眼神。
我們每個人都會渴望着無條件的愛,期待有一個人或一個地方,可以讓自己放心地去愛與被愛。不單愛人要敝開心扉,被愛的人也需要有安全感,才會願意放下心防,放心讓別人去愛他。但從我們成長的經驗、社會的歷練當中,我們往往都學會保護自己,小心地左顧右盼,不要被人傷害自己。過往的傷疤和心結,使我們不願成為軟弱的一個,為了保護自己,拒絕讓人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
表面上阿健自傲、「零尊」、心懷敵意,內裏其實抱着「與其被人欺負傷害,倒不如先一步推開他人」的想法,與他人保持距離、保護自己。說到底,我們與阿健的內在需要不也一樣?縱然生活缺乏信任和尊重,充斥距離感,但內心深處仍潛藏着想要被愛、被尊重的期盼,只待某人以真誠及同理心去看見他、喚醒他,讓他可以再一次鼓起勇氣去與人有所連結。
「有人支持真係好重要,特別係屋企人,但我無……」
個體心理學認為,人的困擾往往來自於關係 — 朋友的關係、家人的關係、工作中的關係、自我內在的關係。只有在一個地方感到安全、有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ness),才會願意投入和付出;當付出獲得別人的認同及接納,感受到能力感(capable),自己就會更加認同接納自己,意識到自我價值(count),從而萌生面對困難的勇氣(courage),願意為一個地方付出更多。
我們都期待原生家庭能成為我們的一個安心之所,缺失了這份支持和歸屬感,我們便很容易對這個世界充滿防備。阿健正正就缺失了這份理應從家人中所得到的尊重和愛,在過去獨自面對着負面經歷。當希望漸漸變成失望,最後只好選擇放棄,選擇對抗這個世界。對阿健來說,一個安居之所, 一個歸屬之處,已不單單是一個「瓦遮頭」,更是一個可以放心互相接納,互相支持、信任、分享的地方。
幫助無家者,就是要給予他們一份「家的感覺」,一個能使他們感到安全、被無條件信任和接納,被同理、被明白的地方。「家」,從來不只是建立於四面牆壁之中,更是建立於人的關係之中。哪裡與人有歸屬感,那裡就是無家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