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放棄竹確實是有點可惜,竹在技術上而言仍然可行,卻僅淪為素料或綜合物料之用,當代是辜負了竹。」——趙廣超
昔日香港是竹藝和籐織盛地,家中總有一把竹椅、一張竹蓆、一個筲箕,但竹器現在卻買少見少,莫不被木製、塑膠或鋼鐵代替。在惋惜之際,近年卻出現大量如竹碗布、竹地板等新型竹品,有商家更以環保為旗號開設竹家品店,亦有設計師以新技術重現經典竹椅,人們紛紛重投竹藝生活。但「面目全非」的竹藝品亮相究竟是一種文化傳承抑或只是鮎魚上竹,不進反退?
宋代詩人蘇東坡曾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足見竹與中國古代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但隨着塑膠等廉價物料興起,竹品漸被遺忘或變得面目全非。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總監趙廣超慨嘆:「人們放棄竹確實是有點可惜,竹在技術上而言仍然可行,卻僅淪為素料或綜合物料之用,當代是辜負了竹。」他認為問題核心在於現代人沒有共生概念。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教授兼雕塑家何兆基與趙廣超去年合作為香港藝術館籌備《竹都好有趣──藝術館在這裏》活動,展現竹子作為古代生活工具與文人精神寄託的故事。趙廣超謂竹子的地位在古代愈早愈昌盛,「早在《詩經》『瞻彼淇奧,綠竹猗猗』開始,置身於竹林內是幾許浪漫的事。」
二人同聲表示「竹好有性格」,何兆基更於三年前起收藏竹製品,至今已收藏三百餘件,「竹就像外太空來的生物,地球上的植物都面臨衰竭,竹子卻每年繼續增長。而竹作為雕塑的可塑性比木更高,結構特徵突出,有竹節內中空,而我不認為人類文明已用盡這個物料。」
共生關係 精神食糧
何兆基續說最近十多年人們始發現竹子是一種好好的物料,並由環保角度出發,生產竹器產品、竹地板、竹纖維、竹炭。「反映竹品在技術層面是解決到,但人們局限於生產實用和便宜的產品,未見有高檔名牌竹製生活器物,令竹變成可有可無,站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他認為有竹地板等大生意,可以保證竹品繼續存在,令竹品有機會入屋是好事。
但趙廣超持相反意見,「竹的原本面貌被淹沒,可能好大鑊。」他指出曾看到一些建築以竹子為材料,卻完全看不出是竹的形態,「我對這類建築極為痛恨,令竹好難堪,完全違背了選擇這種物料的意義。」
何兆基相信要令竹品再復興的核心在於令年輕人重新理解、應用和欣賞竹,而不單是在博物館內的陳述,並要研究如何將竹與當代物料融合。趙廣超則期望人們理解與竹的共生關係,「全球面臨最大的環保問題是沒有共生概念,沒有hierarchy、階級觀念。其實生活中我們最常用竹的地方是把口,常說『我和你有什麼過節,你要唔俾我過節?』、人要有氣節、節節上升等,與竹相關的文字多到不得了,但為何竹再沒有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