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渠」重生記——回顧本港首條市區活化河道,居民避之則吉的渠怎樣變成社區空間?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河流與我們的距離

啟德「渠」重生記——回顧本港首條市區活化河道,居民避之則吉的渠怎樣變成社區空間?

%e6%b0%b4%e5%8d%b0%e9%80%90%e5%bc%b5-%e6%a9%ab-7

橫亘在黃大仙與新蒲崗之間的啟德河,在二○○七年以前的名字,喚作「啟德明渠」。

現在,渠變成河。飛鳥游魚處處,大白鷺、夜鷺等雀鳥掠食烏頭、非洲鯽魚,居民垂釣,簕杜鵑在河畔怒放,為區內增添生氣。

二○○六年,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鄭炳鴻提出《啟德河水道文化研究計劃》,讓渠不再是渠,成為社區空間。事隔十六年,他重回啟德河,回顧當時建議,他怎樣看待當年的倡議?日後的河道活化,又該怎樣規劃?

幾乎就被覆蓋的河

嚴格來說,啟德河不能算作河流,只能稱作城市河道,即是流經或發源於市區,且為人工興建或經過大規模人為改造的排水道。其歷史可追溯至清朝一九○○年以前,原名為龍津河。在一九二○年代,人口急劇增長,華人紳商於九龍寨城附近的九龍灣北面填海,建造住宅區「啟德濱」,與此同時,龍津河被修建成明渠,以方便排水,形成了啟德河的雛型。

日治時期,日軍為了擴建啟德機場,拆除附近建築物,並且進一步挖掘啟德明渠。七十年代,新蒲崗一帶的工業發展蓬勃,工廠直接把污水排到河中,成為街坊口中的「臭渠」。這裏亦是鄭炳鴻長大的地方,他小時候居於東頭邨二十三座,恰好位於啟德明渠旁邊,「這裏以前都是山寨廠,污水直接排放,所以就很污糟,有一個綽號叫彩虹河。」儘管氣味難聞,但他兒時總會在這裏嬉戲,對此地有深摯情感。

啟德河是九龍東主要的排洪渠道,上游主要由三條發源自獅子山、慈雲山及象山的河溪組成。
啟德河是九龍東主要的排洪渠道,上游主要由三條發源自獅子山、慈雲山及象山的河溪組成。

啟德河差一點,就會長埋石屎之下。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於二○○五年《施政報告》宣布,計劃於十年內覆蓋十六段位於市區的露天明渠。當中包括啟德河,計劃於渠道上蓋擴建彩虹道,以紓緩交通擠塞的問題。惟民間大力反對此建議,鄭炳鴻亦是當中的一分子。

一九九○年代起,啟德河河水由大埔和沙田污水處理廠經過二級處理後排放,河內的污染物被沖洗,水質改善,水源亦變得充足。水是生命之源,水質與環境變化,鄭炳鴻看在眼內,「因為水量很穩定,所以就吸引了很多生態返來。」故他更堅信,不應該使之不見天日。他認為,不妨借用現有的歷史和自然資產,將啟德河連結周邊的新舊社區,以及人與自然。

於是,他在二○○七年,帶領中大建築學系研究生進行以生態為本的城市設計,亦參與組織「啟德發展民間聯席」,多番與政府商討如何從城市規劃、教育、藝術文化角度着手,綠化啟德河。團隊曾參考韓國清溪川和成都府南河兩條城市人工河道的例子,思考如何建立人與河道的關係。當時,他亦提出把啟德明渠易名為啟德河,改善市民對其觀感。「百分之九十是大自然已經做了,人要做的事就是不要污染河水,其他生物就自然會出現,比如魚、雀鳥。人去參與的時候,就是我們如何去欣賞他們,就做回那百分之十。」

最後,政府撤回原有方案,並於二○一一年開始活化工程,將其活化成一條綠化河道走廊。改善工程於二○一八年完成。

鄭炳鴻回想昔日「周山 跑,跑落條坑渠度」的生活。
鄭炳鴻回想昔日「周山跑,跑落條坑渠度」的生活。

曾倡建「學校村」 以啟德河為教育基地

鄭炳鴻心目中理想的活化計劃,並不止流於綠化河道,而是可以衍生更多可能性。活水滋長萬物,亦啟發了他策劃了一連串的社區教育計劃,並且得到區內十七間中小學校長支持,推動與啟德河有關的視藝、通識、歷史、科學等課程,例如檢驗水質、大腸桿菌、統計雀鳥數目。

二○一二年,他與團隊在區內各間中小學舉辦藝術家駐校工作坊,邀請本地與海外藝術家參與,讓環保藝術品沿河水浮沉,把橫臥在啟德河上的橋變為戲劇舞台,以創作表達對河道生態的關注。他們又曾在夏天舉行綠色藝術節,籌辦導賞團、電影放映會,望能普及環境教育,滋養他們的親河意識,與河流「共生」。

十年過去,談起箇中點滴,他仍舊難忘。意大利藝術家卡邦尼(Alessandro Carboni)涉水而行,收錄水聲。平日,師生都在河邊匆匆走過,從沒駐足細看河流,遑論傾聽流水聲。在此成長的鄭炳鴻亦坦言,昔日河道的水並非從大埔和沙田污水處理廠流出,水量較少,故也「唔係好覺」。眾人詫異之餘,亦樂在其中,依循聲音強弱,他們發現一邊的流量較慢,另一邊則較快,「他們覺得有一個新的視野」。「他們就mutually beneficial ,在這個角度他們會珍惜和想像更多可能性,這就是正面的,他們不會再破壞環境,會自發地去做,能意識到再扔垃圾,排放污水,魚就會死。」

意大利藝術家卡邦尼 (Alessandro Carboni) 走進河流錄音,讓學生驚覺一直都未曾深入了解身邊的啟德河。
意大利藝術家卡邦尼(Alessandro Carboni) 走進河流錄音,讓學生驚覺一直都未曾深入了解身邊的啟德河。

教育,不止是十天半月的計劃或藝術節,目前,他仍有一個未竟之志—成立以啟德河為中心的學校村。根據各學校擅長的範疇,共享資源,為學生設計最完善並且與啟德河相關的課程。

鄭炳鴻形容,「這裏最大的社區特色,是一個很典型的草根社區。」他打個比方,「如果有資源,人會要求更高私隱度,有錢就自己住一間屋,不會問隔籬屋借鹽。但在以前的社區,例如在徙置區,大家的資源也很貧乏,就會資源共享。這就是和教育村同一個理念,這些學校和傳統名校或大型名校不同,沒有充足資源、地方。」二○○九年,團隊曾向優質教育基金申請資助「區本課程」生活學習學校村概念計劃,但因課程的考評標準和本地課程不一致而不獲接納。熱愛自然教育的他有感:「香港中小學的教育,是否太過bookoriented和exam-oriented?」

在藝術家指導下,學生 創作以啟德河作背景的短劇。
在藝術家指導下,學生創作以啟德河作背景的短劇。

有河才有村 嘆衙前圍村終消失

「以前我們是背向這條河,不知道這條河,甚至想蓋上它,現在,我們面向它。」不知不覺,距離河道活化的起點,已有十六年。如今重回舊地,偶爾還看到有人在河邊垂釣,他覺得計劃算是成功,「以前完全屬於渠務署管轄,是排洪設施,現在是open space。」團隊在跟渠務署合作期間,也能從協商中扭轉其思維,「從一個工程角度轉變為一個人文角度。」

今年中秋節,一輪明月懸掛在河面。(圖片由渠務署提供)
今年中秋節,一輪明月懸掛在河面。(圖片由渠務署提供)

然而,不是所有提議都能付諸實行。他多番強調,要重建河流與社區的連結,社區肌理是不容忽視,「有一部分我覺得不是好滿意,就是他們(政府)沒有顧及到歷史考究的角度去想這一條河。」

位於啟德河旁邊的衙前圍村,歷史可追溯至十四世紀左右,「翻查歷史,龍津河以前在衙前圍村前面流過,以前村落的選址就在河的前面,因為有河、有水,人才可以生存。不過日本人將它拉直後,流向才有少許轉變,所以衙前圍村和啟德河息息相關」。

但圍村被市建局納入重建範圍,二○一六年收地後,在圍村的東北角和西南角發現了估計最早建於明清時期之圍牆和圍斗的石製地基,古物古蹟辦事處的考古評估報告尚未公布,圍村去向未卜。「衙前圍村是唯一一個現存在市區內較完整的客家圍村,我從文化和地區角度衡量,覺得應該重點保留。」他認為,啟德河是一條文化紐帶,串連着衙前圍村、黃大仙祠、志蓮淨苑等與香港歷史文化有關的地標,日後有望發展成導賞路線。

定睛細看,會發現東光道河畔一帶的石牆比起其他部分更古老,這段河道是在日治時期由日軍建造。 工程只保留了河堤頂端的石牆,下方的石屎已被麻石牆覆蓋。鄭炳鴻惋惜歷史痕跡被掩埋,「其實是二次大戰的時候日本人來香港的時候將一條自然河道拉直,令戰機可以在新蒲崗這個位置飛過。」他揚手指向石牆,說:「我們要承認這些歷史,令我們這一代,以至下一代知道日本人來過香港。」20總括啟德河活化的經驗,鄭炳鴻點出,政府在社區建設上的弊病,是欠缺與民共議的過程,「現在香港的公共項目裏面,純粹是政府做(公眾)代表,然後找設計、顧問公司。」他強調社區需要之重要,「我經常用一個字:community guidance,社區是否應該有一個組織或者advisor,是理解了整個社區的需求,並且有power ?」

為配合「河畔城市」的概念,渠務署於二○一九年提出活化佐敦谷水道、大圍明渠和火炭明渠,冀加強河道與社區的連繫。佐敦谷水道的活化工程已於今年完成,而大圍明渠及火炭明渠的活化工程則將於兩年後展開。他樂見此事,亦留意到在剛過去的中秋節,當局有特意美化河道,「他們不只是從工程角度去看這一回事,開始從社區角度出發。」他早前去過大圍明渠視察,渠的水量與啟德河相比,明顯較少,他認為,當局必須處理水量問題,「河冇水就唔係河啦。」談及其設計和規劃,他笑說,「種吓草,多啲水就可以,我覺得自然就可以。」

啟德新發展區內的河段日後亦會變成綠化走廊
啟德新發展區內的河段日後亦會變成綠化走廊

活化市區河流 減熱島效應

綠色力量高級保育經理呂德恒(Henry)表示,「世界的大趨勢都是希望保育河流,不要將其蓋上。」雖然啟德河是人工渠道,但活化後的啟德河「是一個幾好的水景觀,好過真的是一條大坑渠。」「河道會令氣溫降低,是一個通風走廊,可以減少熱島效應。」

他亦指出,啟德河生態價值不高,現時河道內多見的非洲鯽魚「很粗生」,能夠在有污染的河道生存。「在市區,其實我們也不會預期有很天然的生態,始終市區地方周圍已發展。一般引來魚、雀鳥、蜻蜓,算是不錯。因為那裏周圍已是市中心、石屎,很難變回一條溪流。」親水有不同層面,猶如「水景公園」般的啟德河,也是保育天然河溪以外,推廣親水文化的另一方向。

由於水質問題,市民暫時只能在河畔散步,無法接觸河水。
由於水質問題,市民暫時只能在河畔散步,無法接觸河水。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河流與我們的距離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