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亮導演重塑經典名劇《帝女花》,三月在西九戲曲中心公演十八場,場場不同生旦組合,令觀眾感受不同老倌演繹下的不同戲味,其中南鳳與梁兆明這對組合淵源甚深,梁兆明目前是香港粵劇界最受歡迎的文武生之一,文武兼備扮相俊俏,這個藝名的由來與南鳳也很有關連。
梁兆明去年演出超過一百二十場,被譽為文武雙全,唱做俱佳的文武生,訪問約在西九戲曲中心,一批戲迷聞風而至,其中一位婆婆收到消息,特地坐的士趕來,只為和他拍一張合照,當年梁兆明能拜林錦堂為師,成為林家聲徒孫做「林派」傳人,只因南鳳慧眼相中當時仍在湛江學藝的「梁小明」;南鳳九十年代創立「丹鳳粵劇團」,在聯藝公司安排下與「湛江粵劇團」合作,梁小明十三歲加入劇團培訓班學藝,南鳳說:「那時候到湛江排戲,有一次中午休息,團長孔雀屏安排小演員演戲給我看,小明演《雙槍陸文龍》其中一段折子戲《八大錘》,一出台已經好搶眼,雖然只是十多歲的小男孩,但唱做唸打都有聲哥林家聲的影子,第一個感覺是『秀』,在他身上英武中帶着靈秀之氣。」
那個年代,南鳳與林錦堂仍然是夫妻,在梁小明身上看到這股「秀」氣,馬上打電話告訴堂哥,已經找到徒弟的理想人選,堂哥親自到湛江看後非常喜歡,九五年六月正式在湛江舉行拜師儀式,師承林錦堂後改藝名梁兆明,南鳳說:「這個名字是聯藝公司張明先生提議,因為『小』字孩子氣太重不適合戲行,改為『兆』發音差不多改動不大,又有吉兆之意,拜師後就改了這個藝名。」
梁兆明拜林錦堂為師後,仍然留在「湛江粵劇團」,直至八年前劇團改組,汪明荃幫他以「優才計劃」申請到香港,才舉家移居到香港發展,兆明說:「我出生的地方,粵劇是大眾娛樂,大家每天都在聽粵曲,爸爸會拉二胡也喜歡粵曲,從小受影響已經立志要做粵劇演員,十三歲投考『湛江粵劇團』,因為鳳姐的關係與堂哥結緣,雖然很多人都說我應該早一點到香港發展,可是我自己覺得太早還沒有站穩,來到未必有好發展,在『湛江粵劇團』做文武生累積了舞台經驗,做了兩屆團長又學識了行政和管理,各方面都成熟了更適合。」
這次重塑經典名劇《帝女花》,兆明分別與南鳳、白雪紅、陳咏儀、李沛妍各演一場,平時甚少演任白名劇,他笑言這次是「考牌」,因為香港觀眾耳熟能詳,幾乎連對白都背得出,對演員來說會是很大的挑戰,「我記得第一次在香港演《帝女花》,是在河上鄉演神功戲,當地村民每年的神功戲,不論任何劇團、任何演員,都指明一定要《帝女花》和《紫釵記》,當時緊張到不得了,做足準備工夫,雖然保證不會出錯,但不敢保證觀眾接受和滿意,所以『考牌』的心情好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