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電影《狂舞派3》、《哪一天我們會飛》陳心遙監製、曾憲寧首次執導的首部長片《燈火闌珊》,由張艾嘉、任達華、蔡思韵及周漢寧主演,是一個關於霓虹燈和喪親的香港故事,於本星期進入第二周放映。電影自上映以來得到不少名人力撐支持,不過成績不似預期,截至4月21日,累積票房只有$1,533,908,今周場次更大減。
陳心遙昨晚(21日)在社交網撰寫千字文,分享個人感受,為電影打告急牌,更特別提到現今訊息碎片化,令到宣傳更難:「宣傳係特別難做嘅。主因就係碎片化,比起我哋十年前做《狂舞派》更碎,香港冇晒主流媒體,全部喺網上各自崢嶸。啱啱見到文人多說話質疑Group內係咪有打手……我想話,換轉你係宣傳人員,你都想喺全港主要電影討論區出打手啦,如果唔係點做宣傳呀?」電影除了傳統的宣傳方針外,亦曾製作各種的紀念品,舉辦不同類型的專場、展覽、打卡位、工作坊、Tour等,在社交網上更每日出Post介紹香港霓虹的歷史、現狀和存在意義,但在茫茫網海中仍然難以讓坊間看得見。他亦慨嘆正正經經的宣傳,遠不及有得鬧有得笑的流量密碼,連月的宣傳,就像不停丟石下海的感覺。
陳心遙明白每個人看戲會有不同感受,分別可以差天共地,亦有權選擇如何消費,但他與修讀文化研究出身的曾憲寧導演,都十分鍾情「香港霓虹」這個題材,拍出《燈火闌珊》,最期望可以透過港產片,帶來更多的文化影響與討論,不論好壞評價,他們都樂意聆聽。最後,他亦坦言其感受未必對票房有逆轉性的幫助,但觀眾入場支持,至少可鼓勵他與導演繼續冒險去拍「香港文化」題材。至於這次冒險去以光影留住光影的背後原因,他說:「《燈火闌珊》好可能係香港電影史上最後一部以霓虹燈做題材嘅電影,因為街上嘅霓虹燈已經拆得七七八八,不太可能重現。」
其實《燈火闌珊》除了涉及霓虹燈香港文化這部份外,當中亦加插了有關年青人的情節,例如周漢寧飾演的Leo,沒有讀書天分,一生從未試過畢業,面對現今香港環境急速變遷、物價高昂等問題,人生就好像沒有出路,促使Leo甚至有輕生的念頭。導演曾憲寧很希望透過電影情節,讓年青一代感受到,他們未被遺棄。導演說:「原來1997年出生的年青人,因經歷沙士、豬流感等而人生至今從未有機會行畢業禮。我將這個背景放到 Leo 身上。他因學業不濟、從未畢業而深感不被社會認可,但在幫助張艾嘉所飾演的美香為亡夫重造霓虹的過程中,讓他尋回自信,最後更獲得美香認可而『畢業』,而片末畢業的一幕,都希望讓一班年輕觀眾看過電影後,能尋回點點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