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見《羅生門》這支歌頻吹螺角,心下狐疑,反正只是撳個掣,自有MV送上,也就另耳細聽一下……
所謂羅生門,那是舊世界的辭彙,很多人都知道這是黑澤明於西方成名的老電影,卻誤以為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同名小說,查實芥川的叫《藪之中》而非《羅生門》。這是不相干的閒話了。
我想說的所謂羅生門其實是各說各話的意思,那顯然是個延伸義,卻只在華文世界流傳,好像在日本國也不大流行吧。可見中國人特別多羅生門,每每過得自己卻過不得別人。
這支歌似乎很有附着力,按照那本分析當今潮爆規律的聖書《爆發點》所說的,也無非是先找些內行人寫寫推介文章,繼而再由信差們做分發,復用150法則(即是在一百五十個人的羣組中,人們的愛惡會在受壓下呈螺旋走向而趨同),於是遂掀起了風潮。
這支歌是一男一女的分手口述史,男的念念不忘;女的卻早已超然物外,但這卻構不成羅生門,因為缺了第三者的觀點,風馬牛從來都是鐵三角的呀。
這支歌的男方不過是大亨小傳裏那個偉大的加斯比,到死了還抱着女方的幻影而長埋土裏。歌裏的女方大致是真相的所在,而男方僅是隻感情上的小學雞吧。
這頂多算個哈哈鏡門而不是羅生門。可見這戙門在廣東話的語境中已經變成另一個意思,再無原意了。
電影《羅生門》是這樣的:無論武士、夫人和大盜的口述都為自己的利益而說話,每個人都是謊言的締造者。軟弱何在,虛假就何在。
這支歌好不好聽?就當是戙羅生門吧,不過我利申:我可是個頑強的廣東歌歌詞厚古薄今派,也沒參加任何超過一百五十人的羣組,故而所愛所惡從不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