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我在某個戲劇講座中,談到本地的舞台表演水平是否達標這個話題,引起熱烈的討論。我認為本地的表演,普遍具備專業水平,是不容置疑的,至於達標與否,則人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而我個人認為所謂達標的表演,至少有三種。第一種可以說是天分型的,就是表演者總能以最令人入信、令人投入的表演方式,很自然地感動到觀眾。套用今天的術語,就是有連接力(connection)。我第一時間想起的最佳例子,就是我們粵劇的「戲迷情人」任劍輝。當然「任姐」的戲曲造詣一流,肯定是她成功的先決條件。但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份投入感,令人完全信服,許多傳統粵劇角色看起來都很相似,卻好像都是一一為她度身訂造的,絕對是達標表演的一種。
第二種應該來自專業的舞台演員,許多時候能演繹不同的角色,處理不同類型的劇種。達標的標準就視乎他/她演繹的深度、層次和技巧。通常這類演員是表演行業中的中流砥柱,可說是最寶貴的一羣。像香港話劇團的演員,便是以這種藝術要求為指標,其中不乏達標的例子,至於其他的專業劇團,也會偶見這類達標的表演。
第三種是既有表演能力,更兼備個人魅力、神采或特色的演員。他們結合先天的條件與後天的努力,當機會來到時,自然發揮出達標的水準。這類演員可以很快「出位」,贏得觀眾的掌聲,但若然缺乏鞭策自己進步的機會,很容易變成只靠吃老本而漸漸褪色。如果能夠不斷地在有專業水平的創作班底下挑戰自己,這類演員不但有達標的表演,甚至可被培養為舞台明星,這對香港整體的演藝發展有莫大的推動作用。
看來要有達標的表演,除了演員自身的努力,業界本身對藝術創作的心態亦非常重要。故此,達標的表演固然值得讚賞,但追求達標的精神更為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