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百日告別》

影評
2015.11.16

當旅程結束時

看完心情久久未能平復。明明它的敘事和情感都如流水行雲般輕淡,悲傷的溫柔卻如透進窗簾的晨光,朦朧模糊之間直刺內心。台灣導演林書宇前兩部作品《九降風》和《星空》聚焦成長的失落與茫然,這部電影主題同樣是失去,林書宇三年前喪妻,把自身的經歷融入電影,需要極大的勇氣,透過作品表達對亡妻的思念,也許就如片中兩位主角般,成就了自身的療癒。

生命的殘酷,在於當你以為自己沉浸在幸福時,一切可以突然如泡沫幻滅。心敏(林嘉欣)與育偉(五月天石頭)在同一場車禍中同時失去至愛,萬念俱灰。林書宇的電影從沒過多的激動,佛教思想中對死人的悼念只限百日,就是要讓人學會放手和忘記。心敏與育偉由最初的意志消沉,到漸漸接受至愛離去的事實,觀眾就和他們一同感受和經歷。真正的痛無形無淚,育偉亡妻的教友到他家禱告,口號式的離地關懷令他更覺激憤。心敏一個人到沖繩,實現與未婚夫原本規劃好的蜜月旅行,按未婚夫精心策劃的美食地圖逐一尋訪,走到行程中最後一間麵店,當旅程結束時,那種捨不得的眷念令人心酸。

電影以大量特寫鏡頭刻劃心敏與育偉的表情,林嘉欣和石頭都把痛到極痛時的沉默、壓抑、鬱結與頹然演繹得恰到好處,令人動容。生命無常,光中有影,喜中有悲,《百日告別》,是一個旅程,也是一次學習。

花開花謝終有時

是中國人的避諱吧,我們很少誠心探討死亡的電影。看看日本,由《留芳頌》、《葬禮》到《禮儀師的奏鳴曲》,早就莊諧並存。林書宇的《百日告別》,算是填補了這個空白。

而且是個非常溫文內斂、從容不迫,十分靈性的範例。林是喪偶的過來人,在此只想勾勒出悲劇發生後一百天的心理狀態。我準是荷李活片看太多了,以為兩個主角還有下文。但《百日》不是,起碼沒有明言。結局有點開放式的,主角都在下山的小巴上,然而那是後話了。故事的重點在百日之間,兩個人如何各自適應喪偶的苦痛,慢慢回到日常。在儀式的道場,他們只是稍微意識彼此之存在,既陌生又熟悉的,同是天涯淪落人。

林書宇對宗教儀式有一定偏好。育偉(石頭)亡妻的「教友」好像沒幫上什麼忙。倒是莊嚴的佛教儀式、寧謐的深山佛廟,給育偉及心敏(林嘉欣)慈悲與心安。《百日》的純粹從結構可知,分成「頭七」、「五七」、「七七」及「百日」幾個部分。駱以軍的文字,餘音裊裊的道出古人智慧。百日儀式的意義,一在於令未亡者有所寄託,二在提醒他們懂得放手,別再往下沉淪。

喜見林嘉欣回歸,她的秀美跟影片的「小清新」調和。心敏到沖繩渡「蜜月」,隻身在街頭閒晃,跟老婆婆聊天;回國後跟亡夫的老師見面,才發現他自小就懂人情世故,怎不嘆世事無常?林的甜美笑容背裏,總有份難言的淒美。

姜濤 星級企業大獎2020 莫文蔚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