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無綫北望神州,ViuTV就反其道而行,分擔香港電視台責任,推出《夕陽新丁》,每集由一個年輕嘉賓主持進行一天打工,體驗香港夕陽行業;飲食業有避風塘海鮮艇、傳統餅店和雪糕車,舊式工藝有霓虹燈、牛皮廠、手造皮衣、巷仔理髮、古法線面和舊式影樓,而牧羊人和牛雜佬就少有觀眾有接觸過。
節目不創新,尤其飲食相關,無綫就做了五輯《香港原味道》,反而同類型節目經常出現在一個已經消失了的網上頻道。頻道裏有本地旅遊專題,大量走訪舊區和舊店,尋找香港紙皮石、髮廊花柱、天橋設計和殖民歷史遺下來的特色公屋,作為網媒表現突出,在電視播放不違和不廉價,在業內甚有口碑。
有人說《夕陽》是藝人版《星期二檔案》,其實節目更富有網絡頻道的影子,可惜只是影子,幾乎沒新角度;形式而言,《夕陽》只不過把記者實試和一天體驗換上藝人上陣,而頻道本身涉獵過太多本地題材,已包括舊餅店、雪糕車、霓虹燈、牛皮廠和影樓,《夕陽》裏的裁縫、理髮店和避風塘只是由西裝變皮衣、上海變廣東、艇仔粉變海鮮,連最特別的牧羊人和牛雜佬,都是網上介紹過的。
話雖如此,網媒始終不比電視台受眾多。無綫得不到八九十後支持,Viu就肩負着重要的本土角色,即使成品見慣見熟,有都好過無,起碼讓本土內容接觸到更多人。首周有二點九收視也就有接近二十萬觀眾,而節目主題標榜由年輕人以消費者角度去決定夕陽行業是否值得存在,倒跟無綫的《代溝關注組》有異曲同工之妙。
另外,其二嘉賓主持陳凱詠和梁彥宗都做過無綫節目。陳凱詠於無綫和環球唱片破冰後,與錢嘉樂拍檔主持《盛.舞者》,但她今年很吃得開,於三間免費電視台都做過主持,完全是無電視台約束的自由身典範。不知好事或壞事,《盛.舞者》沒有迴響,她在無綫存在感低,而她在社交媒體沒有貼無綫節目帖文,令人幾乎忘記她有替無綫工作,避免了成為網民攻擊目標。梁彥宗於無綫出道,效力八年幾乎獨沽一味做J2旅遊節目,做了個人代表作《背遊》系列,形象沒有半點無綫味,離巢時坦言無綫製作方向跟他意向有別,網民也覺得他的風格更接近Viu。不過,清泉在無綫顯得珍貴,出現在《夕陽》不算突出,或者要等有得飛才突顯出他過人之處。